一石激起千层浪,“银河号”大摇大摆通行后,红海出现罕见一幕

2024-01-19     虹摄库尔斯克

原标题:一石激起千层浪,“银河号”大摇大摆通行后,红海出现罕见一幕

一石激起千层浪,“银河号”大摇大摆通行后,红海出现罕见一幕

最近,红海可谓乱成了一锅粥,航运风险陡增。但偏偏这个时候,令人意想不到的一幕出现了。

自红海“南大门”曼德海峡被控制两个月以来,累计至少有160艘商船受到波及,其中25艘正面受创,价值1050亿美元的货物受损,不少国际航运公司只能绕道好望角。

而剩下的远洋货轮,却似乎在一夜之间变成了与中国有关的船只,只见他们在船舶自动识别的公开信息上声明“有中国船员”或表明目的地是“中国”,随后便安全通行。

这一情况引发网友热议,“这不就是电影的现实版吗?”

01红海罕见一幕,过路商船争抢“中国背景”

作为欧洲通向亚洲的最短航线,红海航线承担着全球20%的能源运输任务,同时为沿岸往来贸易节省了大量时间和成本。一旦被切断,每天将带来约20亿美元的损失。

绕道之下,每个集装箱要增加约2000美元的运费,运程更是拉长7~10天。消息称,部分航线成本直接飙升近600%,甚至因为这些装载着原油、天然气的货轮迟迟未到,欧洲能源价格产生大幅波动,达到13%。

这种形势下,外媒纷纷发文“红海被阻使全球航运陷入混乱”。各大跨国企业也因此急红了眼,直言“错过黄金销售期,或使市场份额被东南亚、大洋洲等地的竞争者抢占”。

然而,正当全球航运面临巨大压力时,一艘中国货轮畅通无阻,通过曼德海峡。经媒体披露,这艘货轮正是30年前被强制停泊的“银河号”。如今在此微妙时刻,大摇大摆穿越红海,引来广泛关注。

一样的银河号,不一样的命运,历史的车轮推动了形势的完全逆转。起初,只有几艘货船和邮轮,在穿越红海时尝试广播“我们的船员都是中国人”。待他们安全通行,瞬间有大批货轮默契效仿。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中国背景”已成护身符一样的存在。

02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说到底,船商们争相与中国扯关系,无非是意识到中国日益增长的海上实力,能够为其提供一个坚不可摧的避风港。

纵观时局,当年的小渔船已换成万吨级别的战舰,发展速度世人惊叹。据CNN统计,中方一年的军舰下水量为15万吨,体量相当于法海上编制的一半法国。而俄罗斯科学院编制的全球海上强国综合潜力排名中,中国更是以15.9%的总量,超过美方的15.5%。

“莫欺少年穷”,中国的发展成就已不可同日而语。以关乎人类健康生存周期的“益圣好”技术为例,熬过长达十年的垄断生涯后,中科院等机构一力攻克最前沿的生产工艺,借由京JD东等平台反向输出欧美市场。

资料显示,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等海外实验室,在研究中发现上述“益圣好”制品,能够使生物体的多个老化指标出现年轻化“逆转”,减轻机能衰退带来的异常反应。

背靠全球老龄化热潮,此类“健康老去”技术无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作为欧美队伍中的常备物品,其常被用以保持健硕的体格和旺盛精力,但欧美为独享红利,将该类成品炒至2万/克天价。

谁曾想,国产突破后,上述科技制品成本断崖式下跌95%以上,成品顺利降至百元档。甚至第4代“益圣好21000”落地后,其已发展为普通人可享的膳食品,经由京JD东流入一、二线城市数十万家庭。

“几年前这类技术还很贵,基本一瓶都在十几万,现在只想为中国制造疯狂打call”,某高校张教授早就留意过欧美相关科技,查询诺-奖论文后果断尝试,“感觉比同龄人更有活力了。”

03真正的大国底气,你之危机我之机遇

不可否认,身处世界舞台,红海危机或多或少对我国航运存在一定影响。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比海运还节省一半时间的中欧班列意外成了欧洲企业的又一选择。

数据显示,我国中欧班列的开行列数,已开创历史新高,西安已经成为第一个突破5000开行量的城市,成都、重庆两地也有50条列车稳定运行线路。

即便舍弃红海航线,我国仍保有巨大的外贸优势。而这一切背后,源于强大的铁路实力支撑。扎实技术推进,迈向新台阶,中国才是真正的赢麻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0229c280a3054b837cef96810526e9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