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分享我的银川之旅。在银川,西夏王陵是个非常独特的景点,大家一定记得《天龙八部》里虚竹与西夏公主幽会的桥段,对,就是这个西夏。
在银川到周边景区,公共交通有三个出发地点,分别是北门旅游客运站、南门客运站和新月广场,淡季的发车班次都会有所调整。景区门票85元,含电瓶车。这里是西夏博物馆,博物馆里有5大展厅,分别是西夏史、西夏文化、西夏宗教艺术、西夏社会经济和西夏陵展厅。西夏王陵景区建筑和园区的规划很超前,极具美感。
我比较偏爱西夏陵展厅,西夏陵是我最想了解的内容。西夏是我国十一世纪初以党项羌族为主体建立的封建王朝。自1038年元昊在兴庆府(银川市)称帝建国,于1227年被蒙古所灭,在历史上存在了190年,经历10代皇帝。
西夏王朝疆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地方万余里”,最鼎盛 时期面积约83万平方公里,包括今宁夏、甘肃大部,内蒙古西部、陕西北部、青海东部、新疆东部及蒙古共和国南部的广大地区。前期与北宋、辽平分秋色,中后期与南宋、金鼎足而立,被人形容是“三分天下居其一,雄据西北两百年”。
西夏王陵景区占地面积58余平方公里,核心景区20.9平方公里,九座帝陵布列有序,271座陪葬墓星罗棋布。西夏陵是中国现存国模最大,地面遗迹保存较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吸收自秦汉以来,唐宋皇陵之所长,又受佛教建筑影响,构成中国陵园建筑中别具一格的形式,故有东方金字塔之称。
西夏陵区经多次考古调查和发掘,出土了数以万计的瓦当、滴水。目前发现有灰陶、红陶、绿色玻璃三种质地,纹饰主要有兽面纹莲花纹、菊花纹、石榴纹等种类,烘托出西夏陵的建筑艺术风格。
展厅里还展出了数量众多的精美出土文物,此为2007年西夏6号陵南门遗址出土的绿釉兽。
1、2号陵位于陵区南端,俗称“双陵”。陵园规模布局并建筑形制一致、茔域面积8万平方米。陵园由封闭式外城、陵城、月城及陵城外的建筑组成。陵城内有献殿、墓道封土、墓室、陵塔等建筑,陵城外建筑包括四座角台、两座阙台及三座碑亭。 双陵在贺兰山麓的交相辉映的壮美景色,吸引了众多游客,特别是年轻的小情侣们,纷纷租上一辆山地自行车,开启浪漫的探险之旅。
这是3号陵的模型,3号陵是九座帝陵中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陵园,茔域面积15.8万平方米。陵园为无外城式结构,由陵城、月城及陵城外的建筑组成。陵城内有献殿、墓道封土、墓室、陵塔等建筑,陵城外建筑包括四座角台、两座阙台及两座碑亭。
4号陵为无外城式结构,茔域面积10万平方米。陵园由陵城、月城及陵城外的建筑组成。5号陵为半封闭式外城结构,莹域面积10万平方米。陵园外城无南墙,陵城内有献殿、墓道封土、陵塔等建筑,陵城外建筑包括四座角台、两座阙台及三座碑亭。
六号陵是唯一经正式挖掘墓室的帝陵,发掘时间是1972年—1975年,墓室由墓道、甬道、中室、东西侧室组成。墓室早年被盗,出土遗物有铜铃、铁钉、甲片、竹雕和鎏金银饰等。
7号陵现存建筑遗址有外城墙的西南部、陵城的南墙和西墙、西南角台、两座阙台、碑亭、月城、墓室及陵塔。20世纪70年代在清理7号陵碑亭遗址时,出土的西夏文碑额残块经拼对为16个篆书西夏文字,汉译为“大白高国护城圣德至懿皇帝寿陵志铭”,由此确定7号陵为西夏仁宗仁孝寿陵。8、9号陵位于陵区北部,现仅存陵塔。
步出博物馆坐上电瓶车,要去3号陵实地参观了。目前对外开放参观的只有“3号陵”和“双陵”两处景区,下文就去3号陵实地参观,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