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腾讯大厦、百度大厦,为什么没有“华为大厦”?

2020-01-04     商业力智库

多年来,华为除了在深圳总部以及部分重要城市购买过地皮,用于建设研发中心等办公园区外,在大多数城市采用的是租赁物业的形式办公。

华为在海外的基地遍布全球,几年前其设在马来西亚的办公点,租的是位于吉隆坡的双子塔。

为什么不多买地?为什么不盖楼?华为盖不起吗?显然不是。


以华为的体量,在任意一个城市,只要开口,绝对没有拿不到的地,没有盖不了的楼。

况且这么多年房地产市场火热至极,华为若是投入其中,早就赚的盆满钵满了。但华为没有这样做。


1996年华为总部破土动工,地址没有选在繁华的深南大道上,而是选择了偏远的龙岗,当时几乎是一片荒郊野岭。当时大部分高科技企业如创维、中兴都在深南大道上建起了以自己公司命名的大厦。


华为不建大厦,固然与任正非的个人爱好有关。任正非喜欢低容积率的建筑,华为在东莞松山湖建设了低密度的欧洲小镇园区,有山有水,小镇之间用火车相连接。至今华为全球几十个园区里,接近100米的高层建筑只有两栋,坂田的旧科研中心和东莞的行政中心,再无其他楼。华为总裁办,全都是只有两层的小楼。


也有人说,因为华为是生产研发型企业,需要的是厂房,不需要办公楼。事实上华为大部分人也是常驻办公室的研发人员,写字楼并非不需要。

况且,与华为同样是生产研发型企业的联想、中兴,哪个没有盖自己的大楼?世界500强企业里,又有几个没有在繁华闹市区盖自己的高楼大厦?

华为东莞松山湖基地设计图,欧美小镇式设计



任正非骨子里是反对浮躁的,任正非的办公室里,没有马云办公室的飞马奔腾,王健林办公室的恢弘大气,有的是朴实的质材、实用的小长桌,简易的沙发。


放眼国内,很多企业的办公室是这样的:一整套厚重的红木家具,堪比政府的高档地毯,各种珍奇摆件,橱窗里放着蒙了尘的《孙子兵法》。


华为至今仍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气质最为独特的企业,独特的华为文化,踏实、低调、奋进。这才让华为成为了闻名全球的企业。


你愿意20年只做一件事吗?

解剖华为,除了数字之外,最重要的是看文化。有人觉得,企业文化是一种很虚的东西。但至少在华为,企业文化并不是一句空话。


曾经流行过一个段子,如果几个人在排队,其中有一个人一直低着头,木然的看着手机,也不说话,这个人一定是华为的员工。这其实就是企业文化在一个人身上刻下的烙印,这种文化能够让大家形成统一的性格,团结一致去战斗。


华为文化的核心内容就是低调踏实。而其最著名的践行者就是任正非。他戴着草帽和农民聊天,自己提着行李自己打车,今天,身居高位还能做到这样的人有几个?


华为的踏实,是20年如一日的坚守。

21年前确立的103条的华为基本法,一直沿用至今。回过头去看,其中许多标准华为至今依然践行着。


比如“成为世界一流的设备供应商,永不进入信息服务业。”比如“我们决不让雷锋吃亏,奉献者应当得到合理的回报。”比如“广泛吸收世界电子信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虚心向国外优秀企业学习。”


华为创办20多年,除了深耕通信行业,几乎没有往外踏出一步。华为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没有给自己退路。深耕行业的结果是:


不论是从研发、产品还是运营商,华为都成为了国际化经营的典范。华为不仅成了市场老大,也成为了标准的制定者;华为是当今中国唯一一个以创新和技术驱动的大型企业,而其他注定互联网企业全部是以模式驱动;华为的海外收入占到整体收入的58%,在全球一百多个国家拥有办事处,产品在国外卖的敢比国内还贵。


华为海外投放的广告


前几年,国内企业大肆拓展房地产、金融业务,面对高额利润的优化,华为岿然不动。你见过华为建过豪宅楼第吗?你见过华为在哪个市中心买过地吗?现在不会有,将来也不会有。


大多数企业之所以不成功,都是因为不够专注。


如今,很多企业对资本市场趋之若鹜,有的耗费几年时光在上市上。而华为如果上市,绝对会是巨无霸型的企业,但多年来华为从来没有动过上市的念头,埋头做着自己的研发,这叫坚守。


你愿意花十几年去做不赚钱的事吗?


华为今天的成功,有人觉得是运气好。赶上了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赶上了3G、4G的迭代浪潮。


但很多人可能忘了,通信行业一直被定义为所谓的夕阳产业。面对同样的市场,这几年,多少通信巨头在下坡路上越溜越远。但华为依然充满朝气,这绝对不是一句简单的“运气”能解释的。


12年前,华为做海思半导体时,没人懂。当时的芯片业务基本被国外企业垄断,几乎没人相信华为能做出什么成绩,这种争议一直持续了十几年。十几年里,海思几乎连年亏损,推出的芯片也基本上不温不火。但华为没有放弃,其对芯片研发的投入不减反增。

华为的研发投入一直很高。而这也是国内企业所缺乏的。国内大多数企业习惯于“赚快钱”,不愿意思考长远利益;即使是有战略意义的企业,面对高额投入,也喜欢“一甩了之”。许多企业弥补短板的措施是收购,但华为这么多年几乎没有大的收购动静,一直坚持走自研路线。


很多人做华为梦,但没有任正非的战略意识,没有华为人的奋斗精神,更没有华为的慷慨大气,就永远成不了华为。华为只会有一个,你只是华为众多羡慕者中的一个。


大学之大,不在于高楼大厦;公司实力的强弱,也不在于富丽堂皇的高楼大厦。


劳力士在日内瓦郊区的新厂房不超过8层,理由是“不需要高达、棋牌的高层建筑来吸引瞩目,劳力士靠的是质量。”著名钟表企业百达翡丽公司的新厂区,也不过四层楼高。


华为不建高楼,他把盖楼的钱分给了所有员工,让他们买得起体面的房子;华为不建高楼,但每个中国人心里都有一座“华为大厦”;华为不建高楼,但他仍将是中国科技史上最高的那座丰碑。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企业家们好,我司联合国内上百家天使和风投机构寻找项目股权投融资合作。

1:农业(种植、养殖、养老)重点关注。 2: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

3:连锁餐饮、商贸、化妆品业。 4:互联网、物联网、APP行业。

5:医疗设备、生物医药、健康行业。 6:文化、教育产业。

7:商业、旅游、矿产、地产 8:创新型传统行业。

9:汽车产业链。 10:高利润、高成长性及国家支持等


  • 2019年营业额500万以上!
  • 合作对象是企业最大股东,非决策人勿扰!

有需要做股权融资,对接投资人请点击左下角链接填写项目信息!会有专业人员联系你!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xb6mW8B8wMrh2Li2L2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