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两年多来,滨州市技师学院聚焦发展高质量职业教育,突出党建引领,抓班子带队伍,从一件件具体事抓起,补短板、强弱项,各项工作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近日,滨州市技师学院全面开启2020年工作,将聚焦问题短板,在党的建设、疫情防控、教学改革、教师分层分类培养、学生管理、管理服务、社会培训、招生就业、校企合作等九个方面精准发力,全面打响发展攻坚战,向高水平技师学院目标迈进。
聚焦党的建设,筑牢发展基石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全面从严治党体现到严以治校、严以治教、严以治学的全过程。持续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原则,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主阵地作用,深入开展文明创建工作,使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巩固。
聚焦疫情防控,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成立组织机构,出台各项应急预案和防控工作手册;严格校园准入制度,做到逢人必查、逢车必检;积极筹备物资,全面做好消杀工作;及时调整教育教学安排,做好线上教学,做到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研;积极做好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及时宣传防控知识以及党中央和各级各部门的政策和要求,组织“抗击疫情 与书为伴”读书 交流活动。全力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截至目前,已组织160余名顶岗实习学生助力30余家合作企业复工复产。
聚焦教学改革,打造特色教学体系
全面推进一体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督导,进一步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高考升学、中职就业、预备技师培养、中高职、中职本科贯通培养的高效、实用的教学工作体系,打通人才培养“立交桥”;突出技能大赛地位,建立大赛培训与大赛成绩量化考核机制,以技能节为载体,全面提升大赛成绩和水平。
聚焦分层分类培养,建设高素质教职工队伍
优化干部队伍建设,加大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和使用,提升干部能力素质;出台教师分层分类培养方案,形成院级、市级、省级、国家级四级培训机制;做好青年名师、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教学能手培训工作,打造教学科研团队;打造思政课、体育课教育教学团队,做好1+X证试点工作;强化“双师型”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师技能水平。
聚焦学生管理,筑牢立德树人德育高地
紧紧围绕“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新时代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打造学院德育品牌。强化学生艺体素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试行“劳动周”制度,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聚焦管理服务,深化特色服务品牌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提高议事决策效率,建立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探索学院二级管理模式,细化绩效考核,深化权责明晰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全面提升学院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聚焦社会培训,打造服务社会培训高地
树牢终身学习的理念,健全社会培训体制机制,再造培训流程,开展企业职工技能培训、乡村振兴培训、“金蓝领”培训、退役军人培训、创业培训、安全教育培训等项目,年内完成社会培训1000人以上,全面增强服务能力,打造服务社会的培训高地。
聚焦招生就业,全方位完善招生就业服务体系
提高办学层次,坚持“做优高考班,做亮3+2、3+4贯通班,做大高级班、技师班”的办学方向,继续实行学生入学二次面试制度,招生实现量质双提升。建立健全学生实习就业跟踪评价管理体系,提高实习就业岗位专业对口率,为学生踏入社会打好基础。全面谋划联合办学工作,规范办学程序、打造办学亮点,为学生就业广开门路,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提升空间。
聚焦校企合作精准发力,建设产教融合示范院校
将2020年定为“校企合作深化年”,积极构建校企合作命运共同体,加强与政府、行业协会的沟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设产教融合示范院校。挂牌成立公共实训基地,重点围绕山东十强产业、滨州“5+5”十强产业,动态调整专业,强化人才培养,真正实现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学院就培养什么样的人力争进入全省产教融合基地100强。
2020年,滨州市技师学院将按照市委“一城两院八校”工作布局,以“校企合作深化年”为抓手,在德育教育和社会培训上求突破,聚力九大攻坚,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施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双轮驱动,强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内涵强、品牌亮、服务优、活力足的高水平技师院校,推动学院二次创业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