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今年才3岁,和爸爸一起坐火车回老家,这是他的第一趟长途旅行。
过了中午的饭点,大概下午时分,孩子突然就说肚子饿了,要吃点东西。
爸爸的第一反应是给孩子肯定回复,安抚住他不要哭闹,然后拿了泡面,带着孩子离开了座位。
过了一会儿,有乘客去上厕所时,在车厢过道发现了这对父子。
可能担心不是饭点,怕泡面的浓烈味道影响到其他乘客,所以就带孩子躲到了这里来吃。
只见这位父亲垫坐在纸巾上,伸开双腿围住孩子,生怕他摔倒,关切之心可见一斑。
孩子蹲在那里,屁股下面也有纸巾,只是没有坐下去,乖巧的姿势十分惹人喜爱。
中途进食的时候,泡面还掉了一点,孩子立刻拿出纸巾擦掉,还把纸巾装好,并未随便乱丢,素质真的不是一般高了。
这是一个父亲以身作则教给孩子的,在这种公共场合下,良好的教养展露无遗,引人称赞。
网友们纷纷感慨:这才是最高级别的炫富!
试问这样一个听话有教养的孩子,谁不爱呢?在这样有教养的父亲的教育下,孩子自然也不会以差到哪里去。
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孩子?
1)教孩子换位思考
教孩子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和立场上看待事情,将心比心,尽量理解和尊重他人,有助于培养“同理心”。
平时家长也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共情能力,在引导孩子换位思考的过程中,家长的作用至关重要。如果自己都做不到,何谈要求孩子呢?
2)教孩子尊重他人
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的前提,是家长在家中也要尊重孩子,大家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孩子才能潜移默化中学会。
因而,家长应该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尽量做到民主,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言。
当孩子表达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家长要给予审视,对于正确的那部分可以适当采纳。
3)以身作则,言行一致
另外,家长也应该以身作则,做到言行一致,随时随地地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父母是孩子心中的英雄,从父母眼中看到的世界,也将会影响他们的三观建立。
所谓“学好三年,学坏三天”,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万万不可懈怠,平时的一言一行都要谨而慎之。
4)让孩子多参与社会生活
让孩子多多参与社会生活,有助于其融入社会,在与别人接触和交往的过程中增强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感。
父母平时可以带孩子多多走出去,坐坐公共交通工具,遇见老人家等需要帮助的人就乐于助人,并尝试让孩子参与垃圾分类保护环境等。
孩子在这个过程之中,能学会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并明白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所在。
总而言之,家长的素质会影响孩子的素质,教育最有效的方式,自古以来都是“以身作则”。
想让孩子成长为“有教养”的人,家长就要先自勉之。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oPvxm0BMH2_cNUgc5S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