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子正当季,云南递快到家,自己对付松茸其实并不难
BY小企9999
上图时《舌尖上的中国》1视频截图。
自从这部风靡全国的记录片播出,松茸这种长在偏远深山的珍贵山珍开始广为人知,借助现如今的物流快递与冷链技术,在“吃”这个问题上永不甘人后的国人们早把松茸迎入万千餐厅,寻常人家。
这是一份日本料理店出品的松茸刺身。看起来一片片松茸洁白匀挺,自带淡淡清香,宛若出尘仙子。这么享用起来必定惬意,飘飘欲仙撒。
不过,这只是松茸这种食材展示出来的美好方面。
实际上松茸出生并成长于最最草根的环境。非得丰富的腐殖质覆盖不可,换句话说就是长在湿乎乎的烂泥地里。泥垢满身才是它本真的面貌。
托朋友小强的福,产地给我邮来一箱松茸让我解馋,也就让俺有了亲手处理这一高贵食材的体验。取走冰袋,揭开层层包裹,一枚枚松茸带着“泥土的芬芳”呈现在面前。
有过不少云南菌子处理经验的我知道,松茸虽好,可是清洗起来可是够麻烦的!在流水下用牙刷一颗颗细细刷过还不能保证干劲,必须用小刀把那些带泥巴的地方的用刀子仔细削去。削多了心疼,削少了呢?呵呵,那就准备吃土吧,我说的可是真正的泥巴哦,牙疼!
猪横膈肌:有的地方叫护心肉,厦门叫猪肝沿,漳州叫壳仔肉,福州叫罗汉肉。中国方言太多,同一种东西N种名称。你们老家叫啥?
肉用冷水浸泡后去掉多余血水,切块和姜片一起放入焖烧锅中煮至微微沸腾,把品相不够好的松茸片丢下锅稍微焖煮3-5分钟,出锅前撒如枸杞子,调味即可。汤清味鲜,肉的隔膜如我所愿还带点迷人的脆感。
日本人还喜欢把松茸片烤着吃
西式的厨师流行用黄油煎。这两种做法一般家庭里想模仿很容易,喜欢DIY的完全可以做得很完美。
我来推荐个更简单粗暴的做法(其实就是简陋版的铁板烧嘛),不放油,不放水,直接把松茸片铺在家用炒锅上,开高火。
很快就会看到松茸片周边先是冒雾气,接着就吱吱冒水泡。这时干净加细盐,用铲子翻匀即可起锅。喜欢复合香味的可以考虑加点黑胡椒碎。松茸本身带有丰富氨基酸,人们吃它追求是鲜和脆嫩,所以,不用过度调味,也别煎到软塌,早点铲出锅品尝吧。
也许是昨晚吃嗨了,早早醒了干脆起床,用昨晚剩的松茸汤加点包菜叶煮阳春面。
开动前觉得不过瘾,把面捞出,兑两勺辣椒油拌,吃面喝汤各得其所。
但凡高级点的食材,往往不需要太过复杂的烹饪技巧,做松茸,我相信你也可以完美胜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