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以路为渠 大棚排涝“大提速”

2019-08-14   寿光日报

我市新修水利工程交上一份优秀“水考”答卷

寿光日报全媒体报道 8月12日,我市召开“利奇马”台风防御工作新闻发布会,从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看,今年台风造成的损失远低于去年。连日来,我们奔赴防汛排涝的第一线,老百姓普遍反映,今年水利设施发挥了巨大作用,再加上提前做好了准备,即便在今年降水量大的情况下,我市整体排水速度提速,受损程度远低于去年。排水通畅后,菜农心理上更加从容淡定,苗子和棚体得到了最大程度保全。有了水利管网的支撑,我市整体抗灾减灾能力显著提升。

“多亏了排水管网!”

2018年,“温比亚”过境时,我市308国道两侧积水严重,附近菜农纷纷通过长距离的水带,将大棚内积水排到路上,以路为渠,阻碍交通,妨碍救援。

今年情况如何呢?8月12日下午,记者赶到这里看到,与去年密密麻麻的水带景象相比,今年 308 国道没有任何积水,与之连接的纪台镇各条镇级道路也非常干净、通畅。姜周路两侧,新修建的排水沟内,水流急速向北边的308国道排水渠方向流去。

这个时候,方东村菜农张少勇正在静静地看着积水从大棚前抽出来,流进排水沟。“说实话,今年真是多亏修了这条排水沟,太管用了。”

张少勇的大棚在姜周路东边,去年的时候棚内积水半米多深,排了十几天还没有完全排出去,新栽下的苗子无一幸免全部死掉。而今年,“利奇马”到来时,他早已架好了水泵和水带,只要有积水就第一时间抽,一天时间就抽完了。“就是防备着下大雨,我这棚里肥料都用上了,苗子也订好了,等过两天晾一晾就直接种上。”张少勇介绍。

去年,为了彻底改善该区域易涝问题,我市投资完善该区域水利管网,308管网工程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重点防范区域的纪台镇规划了“四横六纵”的农田排涝体系,投资2.27亿元,建设了总长度172.5公里的农田排涝管网。

排涝管网带来的便利,308国道南侧的大棚种植户感受最为强烈。“去年这条生产路上水带压水带,有些从南边铺了500米水带,把水排到国道上。今年不愁了,国道旁边有排水渠,都留着排水口,大棚里的水很轻松就排出去了。”菜农赵公民向记者介绍。他的大棚去年被水泡过之后倒塌了,今年重新建了一个新棚。8月12日,记者在他的新棚内看到,棚内滴水未进,土壤全部是干的,下暴雨当晚,他第一时间把棚前的积水抽到了308国道旁的排水渠内。

恢复生产,寿光正在加速!

水利管网发挥作用,大棚排水提速。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为了躲避这场台风,菜农普遍后延了栽苗时间,这也大大降低了损失程度。

从我市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相关数据看,“利奇马”降雨强度超过去年“温比亚”强度,其中,纪台镇降水347.7毫米,也超过去年同期。然而,从受损情况来看,却远远低于去年。采访中,众多老百姓坦言,去年全市下大力气修建的水利设施起了大作用,保证了低洼地区的积水能有地方排,且不出现回灌渗水。

镇武庙村党支部书记王洪坤介绍,去年他们村积水严重,农户都往马路上排水,水一多,沉积在道路上,时间长了又倒灌进大棚。今年多亏修了排水管网,村里和大棚里的积水直接排进水沟内,最终经过管网进入河道。“通过排水管网,水能又快又彻底地排出去,不怕无处可排,不怕倒灌渗水,今年的损失小了很多。”“去年泡了有半个月,今年看这个情况用不了两天,就能排出去。”菜农赵守方已经开始联系苗场订苗。

去年,纪台镇通过农田排涝体系和道路排水建设,基本解决了低洼区域排水问题。农田排涝体系涉及耕地面积7.5万亩,覆盖全镇72个村,同时又开展了“四清一建”行动,对镇域道路两侧5米范围内的附着物进行了彻底清理,涉及路域184公里。(记者 王全国王景坤 张亚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