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一个醉汉来到朱之文家门口,如往常一样,门前已经聚集了很多等待直播大衣哥换取流量的人。
见到朱之文闭门不出,这些自称“粉丝”的人,踹开了大门。
家门洞开,现场一片哄笑。
一个被“粉丝”裹挟和消费的人,从他的微博中,哥能感受到他的委屈。
后来踹门者被公安机关治安拘留,朱之文有了难得的硬气。
如果要找一个老实人受欺负的典型,非大衣哥朱之文莫属。
在哥看来,他是娱乐圈非常另类的存在。
长相不帅造型不酷,平日里都是糙汉子的形象。
其貌不扬却挡不住他技惊四座。
2011年,山东电视台的《我是大明星》,朱之文一首《滚滚长江东逝水》听得评委拍案惊奇。
从此,大家记住了这位一身军大衣的庄稼汉。
成名于山东,走向央视《星光大道》成为总冠军,最终登上春晚舞台。
一位山东的朋友说,朱之文在齐鲁大地是什么地位呢?他可能不是年轻人的追星对象,却在爸妈那一辈独受偏爱,为人朴实唱歌又好,能见他一面,爸妈都要跟子女迷之嘚瑟半天。
他成了明星。
可中年翻身的故事,并不见得能被朋友亲戚和乡亲接受。
同样来自社会底层,凭什么你就可以发迹?
在亲朋村民眼中,朱之文=冤大头+摇钱树,他成了被吸血的对象。
知道自己的收入比乡亲们高很多,朱之文做过很多事情,可他报世人以温柔,却被世人暴击。
朱之文的第一笔演出收入,就用在了给村里置办体育器材上,他觉着城里人能用的,村里人也该用上。
可没多久,就被村民烧坏了。
他出钱为村子修了一条路,起初路旁还有记录这份功德的石碑。
一天半夜里,功德碑被人用锤子砸烂,如今放了一个垃圾桶。
村里需要安装供水器,本该户户均摊,朱之文说,我多承担一点也没关系,结果经过村民的一番讨价还价,变成他承担全部费用。
他为村子修路,翻修学校,加装变压器,集体的事情都成了他私人该做的事情。
可越做越错。
你修了路,但是不够,你还说过要给村子修桥的,做不到就是沽名钓誉。
哥看过他的一部记录片,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老支书说的,要不是村民捧他,朱之文走不到这一步。
“我们成就了他,就该为村民服务”,真是奇怪的逻辑。
朱之文成名没飘,乡里乡亲的人们先飘了。
隔三差五就有人找他借钱,亲戚买房买车的钱都向他“借”。
朱之文很少有不借的时候,村民说,他多少都会借点,反正他的钱花不了。
记者问村民:打算还吗?
村民:他提这干啥?
人就是奇怪的生物,当圈子里有人乍富,多数人不能接受一个跟自己同样种地谋生的人,翻身成为有钱人。
你赚100万,不拿出50万分给我们,就是为富不仁。
于是,欠条成为朱之文最不缺的东西。
当朱之文拒绝往外借钱的时候,他就成了罪人。
暴富的人,成了其他人的救命稻草,似乎薅他的羊毛就能改变命运。
而且薅得心安理得。
知道他“乐善好施”,莫名其妙的人都会找上门借钱。
有人求他给钱娶媳妇。
有人要钱去养老。
大家都觉着,你朱之文有钱,就该给大家花。
升米恩,斗米仇。
欺负老实人也不过如此。
韩国电影《寄生虫》里的故事,同样适用于朱之文,只不过他是被吸血的人。
成名多年,朱之文说自己一直想过清净的生活,为此即便有钱了也没搬进城市,正好给了那些虎视眈眈的吸血者可乘之机。
每天都有大量的人,举着手机堵在他家门口,拍一段朱之文的视频就能赚一些流量分成。
一天百八十块钱,不用干活也能维持生计。
所以,大家能看到朱之文家的墙头上站着直播拍视频的人。
门缝里冷不丁钻出一部手机。
他们的饭碗全指望着朱之文。
这时朱之文的生活已经不再属于他自己,纵然百般不愿,依旧被别人裹挟进自己的生活里。
所以哥也就能够明白,为什么朱之文关起大门,墙外会传来各种辱骂。
这应该就是自私到极致的样子吧。
拍不到他,就没了饭碗,饭碗不保,留给朱之文的只有恨。虽然他们赚取分成后,不会给朱之文一毛钱。
而朱之文,无论如何不胜其扰,老实人的本性就是很少say no。
他依旧会强撑笑脸,与各路人马合照。
按照大家的要求乖乖干各种事情,满足大家的愿望。
朱之文一朝成名,不仅鲜花荣誉傍身,面对的还有想象不到的人性恶意。
一个被彻底围观的普通人,什么时候才能摆脱骚扰过上正常生活呢?或许要等他彻底过气吧。
对老实人的压榨,总要吸干最后一滴血为止。
《七日谈:大衣哥朱之文被直播的生活》凤凰网
《纪录片编辑室:大衣哥的成名烦恼》上海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