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完美的受害者,就应该被网暴?《开端》李诗情:她是无辜的

2022-01-26     鹤岗影视青年

原标题:不是完美的受害者,就应该被网暴?《开端》李诗情:她是无辜的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开端》既是人间“悲剧”,也是人间“暖剧”,这场“悲剧”见证了王萌萌一家不幸的遭遇,这场“暖剧”见证了危急时刻不同身份的人做出的正义选择。

不是完美的受害者,就应该被网暴?

王萌萌和刘瑶其实都算是受害者,只不过王萌萌因为这件事情失去的生命,她也没有机会看见网上的评论,王兴德和陶映红也没有机会在网络上为自己的女儿发声,所谓的正义人士,就从公交车公司爆料出来的视频中获得的表面信息、并且还是恶意剪辑后的视频,就断定王萌萌是“不作死就不会死”的女孩。

无论王萌萌是因为什么而下车,王兴德和陶映红看到这无休止的议论和谩骂,面对所谓认知里的不公,他们能做些什么,他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王萌萌无论出于什么目的,认为她在公交车上抢夺司机的方向盘,在大桥上要求停车的行为都是错的,这也是“网上施暴者”为什么那么坚定地认为王萌萌的死是自己造成的原因。

刘瑶的伤害更加直接,她本来想要去证明王萌萌不是无缘无故地下车,但当她为王萌萌辩解的时候,要遭受到了质疑,这些评论当中,让她更害怕“被迫害”的心理暗示。

本来她也有机会去说明王萌萌并不是任性、坐过站才要求下车的,可她似乎也被别人的思想绑架了。

如果她爆出了照片,那么网络上的舆论恶语就会掉转枪口指向她,她的人生就会变得更加不幸,一个还在上大学的小女孩,面对受到不法侵害,她在一瞬间的选择怎么能满足千万网友的质疑和推敲呢?

哪怕是李诗情,她也是经历了二十五次循环才最终找到解决的方法,刘瑶和王萌萌只有一次机会,并且一次选择错了又不能重来。

所有的网暴者,都是这部剧隐藏的反派,他们让王兴德和陶映红失去了理智,同样也让刘瑶不敢站出来澄清作证,看到这些评论谁不会被惊讶到呢,而电视剧里的情节不是第一次看见,也或许不是最后一次。

一些人对于女性的偏见认知也是错的,刘瑶的妈妈也警告她以后出门的时候不要穿着奇装异服了,也就是暗示刘瑶也穿着保守一些,这样才是免受别的男人“惦记”。

王萌萌穿得也很普通,不还是依旧被男人盯上了吗,所以说,什么样的穿着绝对不是左右男人的行为必要条件,相反,穿着也只不过是女孩在彰显自己的魅力。

比穿着更可怕的是思想,比思想更要命的是行为!

看完最终的结局,也突然明白王兴德对陶映红说的一句话:“陶映红,你是对的”。

就是因为有了“循环”,也有了王兴德和陶映红制造的爆炸案,最终才促使了王萌萌案的重新调查,也还了王萌萌一个清白,更是让那个戴眼镜的男人接受到了正义的审判。

陶映红就算没有成功引爆高压锅,她被抓的时候也是开心的,至少她完成了自己的心愿,给女儿的死完成了一个交代,只不过她使用了一种特别极端的方式——“以暴制暴

“循环”和王萌萌还有高压锅炸弹三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大结局似乎都在暗示网暴是错的,以暴制暴也是错的,很可惜,所有的暗示只留给了观众一个思考的空间,没有任何一幕表现出来那些在网络上“施暴人”的忏悔。

李诗情最终证明了王萌萌是没有办法才下车的,并说明了她是无辜的,而这些所谓的无辜论是其他人的想法吗?

希望看见曾经网暴过王萌萌的人说一句对不起。

回想一下,李诗情当初把肖鹤云拉下车,就是因为她“陷害”了肖鹤云,强硬地要求王兴德开了车门,王兴德也确实这么做了,但是在公交车出事的那一刻,李诗情也被车撞倒,这就是《开端》的前后呼应,李诗情只是被撞,王萌萌却失去的生命,她们都是在不该下车的地方下了车。

那么,所有的事情说回来,王萌萌在大桥上,没有涉及到她的生命安全,她到底应该下车吗?

不敢回答这个问题,不能回答这个问题,不想回答这个问题。

如果李诗情不是中途下车,她或许也不会拉肖鹤云到“循环”里,再或许王萌萌忍住不做任何反抗,她一生都会对公交车和男人有心理障碍,这样痛不欲生的活着会更痛苦吧。

不知道是否《开端》也给戴眼镜的男人洗白了,从最后的大结局来看,这个男人应该有个漂亮的女儿,可是画面里仅有照片。

饭盒上写着“爸爸”二字,这就预示了他的饭假装是女儿做的,不知道他的女儿是哪一种的失去,至少也暗示了他对女儿的思想已经达到了扭曲与自我陶醉的状态。

所以,这个男人面对王萌萌的时候,到底在想些什么呢?不敢想象是“转移情感”才对王萌萌那样,毕竟他做出了这样丑恶的行为。

他也是有女儿的爸爸,怎么能做这样的事情,很难想象这个女儿在他身边的时候如何和这样的父亲相处。

女孩在公交车上如何保护自己?

网络上的“道德评论家”的评论,到底是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呢?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f869d392d9fa70a9cbd0777400df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