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中国早期文明丛书》系列新作来啦!

2024-07-14     博物馆世界

近日,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主编的《中国早期文明丛书》第五本《良渚:撞击与熔合的文明结晶》出版面世。

本书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李新伟,现任“中华文明探源研究项目”之“中华文明起源进程的整体性研究”课题负责人,在中国史前考古、中华文明起源等领域建树尤深。

李先生审视并利用了有关墓葬、玉器、图纹等考古发现,采撷并融会了国内外已有的考古学、人类学、历史学的若干研究成果,从世界主流的理论观点出发,在中华文明起源的大背景下,对良渚文化的演进历程、良渚文明的耀眼成就等做了全面的考察,探索描绘了“最初的中国”灿烂图景,总结得出良渚是“撞击与熔合的文明结晶”且具有榜样作用;良渚文化衰落后,继续对此后孕育夏王朝的各地区社会发展和激荡整合产生了深刻影响——由此极好地诠释了中华文明的元一体和连续性、创新性、包容性等特性。

全书共分九章,以宇宙秩序和满天星斗——前良渚时代天极宇宙观的形成与社会发展切入,以良渚早期国家的构建和领导策略为主体,以良渚文化的深远影响为尾声。资料翔实可信、图像解读新颖,行文严谨流畅、语言精练优美,是全面了解、深入研究良渚文化和史前文明的必读之作。

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之后,如何深化研究、继续做好良渚遗产的价值阐释成为良渚博物院的必解之题。

良渚作为率先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考古大遗址,源于良渚时期高度发达的物质和精神领域的成就,其次得益于不断吸收周邻区域的先进因素。

须从整个中国乃至东亚的视角来看待良渚文明的起源和发展问题,以“在良渚、读中国、看世界”的大视野来理解新石器时代晚期各地你争我赶的社会复杂化进程,采用广泛的比较研究成为可行的思路。

通过解读一个个具有代表性的同时期考古学文化,厘清小区域的历史进程,为中华文明大区域的多元一体化进程做铺垫,以促成对良渚文化考古研究的再次深入、推动早期文明起源的探索研究。

由此,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策划组稿的《中国早期文明丛书》应运而生,并获得2023年度国家出版基金的资助。丛书由中国考古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巍作总序,均由一线的考古学家执笔撰写。自2022起已陆续出版《红山:中国文化的直根系》、《凌家滩:中华文明的先锋》、《陶寺:中国文明核心形成的起点》《屈家岭:五千年前的众城之邦》,未来还将推出《大汶口》等专著。

《中国早期文明丛书》还有三册敬请期待!

来源: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

审编排:良渚遗址管理区微融媒体中心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ebe9c90721a786d759fae7be030b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