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织金县有一个小众旅行目的地——营上古寨。之所以说它小众,是因为知道它的人太少了。很多游客都错过了它。
“营上古寨”位于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龙场镇,是一座坐落于悬崖之上的古代村落。因其托起古寨的石山极象一只大象,又被称为“象背上的古寨”。 “营上古寨”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成为第五批贵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寨建于三面悬崖的绝壁之上,沿着一条可以三人并行的小道,进入了古寨的寨门。一个寨门就是进入古寨的唯一通道。之所以称为寨门,织金龙场镇营上古寨古民居织金龙场镇营上古寨古民居是我们在一处巨石垒就的石壁上,发现了一个旧时古寨居民用以闩门的石洞,寨门另一边的石墙,已不知在何年给拆除了。
沿着石板铺成的便道步入古寨,石板路连接起一个个院落,一个院落居住着几户人家。青色的砖,青色的瓦,让岁月风霜侵蚀成深褐色木柱、木板,让我们有一种恍然隔世的感觉。在许多古木屋的壁板、窗棂之上,我们看到了许多精美的木雕,或雕刻花鸟或篆刻文字,那灵动的图案,怎不让人惊叹于古寨先民的智慧。
在许多院落里,我们也看到了许多技艺精湛的石雕,石雕的图案寓意深刻,那绘就海棠、玉兰的莫不是“玉堂富贵”意取;而松柏间仙鹤翩然起舞的构图又怎不是“松鹤延年”的写照;再有那刻着梅花鹿与繁盛芙蓉的又怎不是“六合同春”。林林总总映入我们眼帘的,莫不烙有中华古文化精髓。
乡民们说,以前王家人天朗气清时,喜欢在悬崖上对风抚琴,一幅飘飘逸仙的画卷和敬意,在我心中油然而生。耕读传家,是传统的立世之本,营上古寨是农耕文明的生动写照,这弹丸之地,也弥漫着书香之气,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下,人们有自己的文化信仰。
从这里走出去的织金教育家王培元先生,就是典型代表,他紧握祖辈们的勤奋与仁怀之风,默默在织金大地上播撒知识的种子,一生桃李满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