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惟庸是驴,时间是磨,朱元璋拉的是这帮老兄弟,刘基是个例外。
《山河月明》作为一部历史大剧,从开播到现在,虽然收视率很不错,但是口碑也是两极分化。
喜欢的那是真喜欢,尤其是那些正在居家隔离平时还喜欢研究点小历史的老公们,追这部剧追得简直可以说是比吃肉都香,连老婆都不爱爱了。
而不喜欢的捏也真不喜欢,每看完一集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吐槽,当然从这些吐槽的内容也可以看出,这些不喜欢本剧的小伙伴们也是真用心看了,要不然也不会发现这么多的槽点。
作为一部历史剧,而且是以宫廷为主的戏,《山河明月》这部剧真正吸引人的地方还是剧中那些官员们的明争暗斗以及后宫嫔妃的勾心斗角,只是目前本剧中的这些内容在情感戏的穿插下显得七零八落凌乱不堪。
就拿剧中胡惟庸与朱亮祖的关系来讲,他俩密谋的事一直到燕王就藩也没讲明白。
光阴的故事
最初朱亮祖拿着一大堆开国勋贵的家产账目来找胡惟庸,告诉胡惟庸这些就是淮西集团的首脑们利用权势攫取的家产,目的就是想让胡惟庸在皇帝面前帮着说说话求求情,因为皇帝朱元璋已经注意到淮西集团给大明朝造成的民殇了。
要知道老朱皇帝当年就是因为元朝的残暴统治,人们都吃不上饭他才起来造反的,如今自己统治了这个国家,李自成的路他肯定是不会重复的。
当然淮西集团的首脑们也不是吃素的,这么多年跟着老朱大哥混下来,大哥的脾气他们是非常清楚的,对那些过于复杂耗费精力的错误,大哥的解决办法非常简单,一个字——通通杀掉。
在惩前毖后这件事儿上,老朱大哥是从来不信那个邪的。
即便淮西集团自恃可以成为朱皇帝稳坐江山的后盾,但是他们也不敢把朱大哥逼得太急,毕竟朝中文武百官的面子,朱大哥都要照顾到不是。
因此淮西集团才由永嘉侯朱亮祖出面,弄了一大堆所谓的贪赃枉法的证据,给当时的宰相胡惟庸送了过去,希望胡惟庸可以在皇帝面前求求情,把淮西集团的案子大事化了,意思就是以后我们注意点影响,不这么使劲祸祸百姓了,皇帝您老人家也别追究了,大家都回屋睡个安稳觉,岂不快哉。
当然胡惟庸很清楚朱亮祖拿来的是一堆什么东西,就这些所谓的证据,要是送到审计部门好好审计的话,就会发现这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根本就反映不了实际问题。
但是胡惟庸有他的打算,他这么多年起早贪黑披星戴月地干到中书省丞相也不能白干,对于前途他是有自己的一番盘算,而这些开国勋贵都可以成为他的棋子。
因此他就把淮西集团首脑们的诉求应承了下来,答应李善长、冯胜、常茂、李国忠这些人,尽量把淮西集团的损失降到最低。
用心良苦
其实淮西集团首脑们的诉求对于胡惟庸来说就是一场赌博,不过这次胡惟庸运气好,赌赢了,而赌赢的关键就在于朱元璋用了一招养驴之计。
胡惟庸就是驴,时间就是磨盘,那些开国勋贵就是正在水里泡着的苞米大豆。
朱元璋不是不想处理淮西集团,但是在当时他势孤力单的情况下,他也不敢轻举妄动,因为朝中就没有他可以信任的人。
尤其是那些带兵打仗的,虽说是异姓兄弟,但毕竟前面还有异姓二字。
直到他的儿子们都长大了,他这才开始着手处理淮西集团,这就是剧情中三王就藩的情节。
剧中燕王朱棣等三位亲王大婚后,就被派往了龙兴之地凤阳演兵就藩,要知道凤阳就等于是淮西集团的大本营,朱皇帝派自己的儿子去那里搞军事演习,其用意还用说明白吗。
并且朱皇帝还趁此下令收回了开国勋贵侵占的土地,这就等于皇帝向那些出生入死的老兄弟宣战了。
光辉岁月
此时满朝文武之中,最明白的莫过于刘基了。
当他在朝堂上看到皇帝下令太子们演兵就藩,并且惩治了淮西集团时,刘基知道自己在大明朝洪武年间的使命完成了,于是他就当堂启奏,要求退休。
其实大明朝建国后,刘基存在的意义就是朱皇帝手中的一根打狗棍。
因为刘基是浙东集团的领头羊,所以朱皇帝就一直利用浙东集团来钳制淮西集团。
如今朱皇帝的儿子都成长起来独当一面了,可以说朱皇帝手里已经有了好几把刀了,刘基的这根打狗棍自然也就没啥大用处了,所以为了避免难堪,刘基就选择了主动退出。
而这样的做法,在刘基看来也是善终的最好方式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