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喻户晓的《西游记》是中国大部分人的童年记忆,尽管看了无数遍后,依旧对其中的故事情节津津乐道,可谓是影视剧中的一个经典。唐僧在《西游记》中可以说是历经千险才取到了真经,不得不感叹师徒四人为取经而付出的心血。
然而,唐僧在一开始接受西天取经的时候,告诉李世民自己用3年时间就可以取得真经,但是最终却花上了14多年才完成了这个任务。但是尽管如此,李世民并没有怪罪,反而一点也不着急,这是为什么呢?
李世民让唐僧取经
李世民让唐僧取经还得从李世民之前魂游地府之事说起。
贞观时期,泾河龙王幻化成一个秀士和一个卜卦的打赌,那个卜卦者和泾河龙王打赌什么时候天上会降雨。由于卜卦者实在是厉害,算出了降雨的时间,为了赢得这个赌注,泾河龙王在求得玉皇大帝的旨意后,
故意把下雨的时间和下雨的雨量改变了,便成功的赢得了赌注。
但是泾河龙王使得小把戏被卜卦者发现了,而泾河龙王更改后的雨量更是给城内外的百姓带来了灭顶之灾,很多人因此而丧命。武曲星魏徵大怒,为了惩罚泾河龙王所犯下的错误,决定斩杀龙王。
泾河龙王得知后,惊慌失色,
为了保全性命,求卜卦者为自己出谋划策,卜卦者便告诉他想办法不让武曲星斩龙。于是泾河龙王便去求李世民帮忙。
为了稳住魏徵,李世民便让魏徵和自己下棋,但是没有想到魏徵打瞌睡,硬生生在梦里把龙王给斩了,泾河龙王也因此丧命。
泾河龙王的魂魄也因此常常来找李世民哭诉,后来机缘巧合
,李世民跟着魂魄去了地府走了一遭。在地府里面,他看到了很多自己不敢想象的画面,凡是生前干尽坏事的都在这里受尽折磨。
李世民想到自己虽然打下了江山,但是手上也是沾满了无数人的鲜血,由此他心中大恐。
为了减轻自己的罪行,也为了让泾河龙王的魂魄得以安息,他照着判官给他的建议,回到阳间后,通过做法来超度这些灵魂。
回到阳间后,李世民不敢怠慢,便举办了水陆法会,让众多高僧都来此讲经做法,而唐僧正是在这其中。
或许上天早就有安排,唐僧的出现还让观音显灵了,告诉唐僧身担大任,需要前往西天求取真经。
而李世民作为一国之主,不仅感谢观音的显灵,更想让唐僧去西天求取真经更好的超度众生和地府中的亡灵。
既然人选落定,李世民不舍得问唐僧,这一去西天需要多长时日。唐僧回答道,只需三年。当时的唐僧信誓旦旦,但是没有想到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3年不成,要14年
之所以事情没有唐僧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是因为这其中有很多的原因。
第一个原因便是去西天的路途遥远,困难重重。西天取经其实是如来佛祖的意思,观音的显灵也是来告诉唐僧,他是天选之子,要好好地完成这个任务。
既然是既定的任务,肯定会好好考验唐僧。因此,唐僧刚刚上路不久便遇到了孙悟空,后来又不断地收徒,组成了师徒四人组。
但是这样完美的组合也不是来看的,如来的用意就是让他们一起去解决西天路上很多的妖魔鬼怪。
所以,本来只要唐僧走到西天就可以,现在却变成了要和一路上的妖魔鬼怪周璇,唐僧还时不时被妖怪抓住,小命不保,自然是耗费了大量的时间。
第二个原因便是14年的时间早就已经规划好的。在《西游记》中,唐僧必须要完成八十一难才能修成正果,也正是因此,唐僧师徒四人在第八十难拿到真经后,观音菩萨一看受难簿子上还差一难。为了凑够这最后一难,硬生生给唐僧又制造了一难。
所以,本来师徒四人还在天上架着祥云飞回东土大唐,没成想一阵大风过来,师徒四人瞬间掉入到地上,
后面虽然得到了通天河了白老鼋的帮助,却因为老鼋交代唐僧在如来面前说好话的事情唐僧忘记了,师徒四人还是硬生生地被老鼋在半路上丢进了通天河。
所以,上天早就安排好了14年的取经时间,即使提前取到了真经,还是会遇到各种阻难,难以快速地回到东土大唐。
第三个原因便是李世民早就知道西天取经用时之长。这就要还要回到李世民魂游地府的经历。在地府中,李世民看到了生死簿,自己在生死簿上只有13年的阳寿,为了让自己多活一些年,他求判官多给他一些阳寿,判官答应了,但是需要李世民举办水陆法会,普度众生。
既然是地府都同意加的阳寿,时间的长短必有考究。唐僧去西天取经便是带着李世民的旨意去完成求真经的任务,如果唐僧求取真经回来了,但是李世民死了,这经取得就没有意义了。
因此,
判官不多不少给了他20年的阳寿,一是让他有时间遇到唐僧,遇到唐僧后,再等待14年唐僧取回真经,这时,李世民的阳寿还剩几年,刚好可以看到唐僧讲评真经,李世民也终于可以了却自己的心愿,死后也不用受尽地府的折磨。
所以,虽然唐僧承诺三年,但是迟迟不归,也不会让李世民感到着急。反而,
他知道这一切早就是既定之事,如果唐僧真的三年取得了真经,那李世民更要担心自己阳寿的事情了。
因此,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只不过作为一国之主的李世民早就参透了这中间的奥秘。与其着急,不如好好利用这14年的取经时间好好地建设自己的国家,让国家富强,让百姓安居,事实上,李世民也做到了。
所以,从某一个层面来说,14年是对唐僧的考验,其实这14年也是对李世民的历练。
怀揣着对亡灵的愧疚,他想渡众生,更想渡自己,而这需要一定的时间。
现在再来读《西游记》的这些桥段,感觉只不过是在讲述神话
,但其实这样的神话才把这世间很多的故事抽象的而又具体地展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