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肥要缓,追肥要猛”不懂这些别瞎施肥

2019-12-20   种地人

哈喽,大家好!这里是种地人!今天我们聊聊“肥料的溶解问题”

目前,肥料市场上的种类有:有机肥,复合肥,菌肥,水溶肥等!剂型有:颗粒型,粉末型,液体型。当然说到溶解度,水溶肥的溶解度是最好的了,因为水溶肥原料采用的都是全溶于水的混合物,所以水溶肥的溶解度非常高!昨天,后台有粉丝问我说他用的复合肥在地里不化是什么现象?是不是买到假肥了?下面我们来具体说说这个问题:


关于复合肥溶解慢的几个可能因素:

1.肥料本身的质量问题。

2.生产配方添加的粘性物不容易融化。

3.磷酸一铵的性质问题(水溶性磷不足)。

4..生产过程中氨化过度,引起水溶性磷退化。

5.过量使用防结剂。

复合肥料是氮肥、磷肥、钾肥和矿粉经造粒而成。氮肥和钾肥易溶于水,磷肥和矿粉不溶或溶解慢。如果复合肥中磷含量高,就溶解慢;硝态氮、氯化铵或硫铵含量高,就溶解快;矿粉质量好或者用量少,也溶解快,但肥料强度偏低,粉末多。所以肥料用到地里不溶解不一定是买到假肥,也和肥料的性质有关系。另外肥料不是溶解的越快就越好!施入土壤的肥料,如果溶解很快,那么流失挥发也就会加大。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缓释肥和控释肥料的原因了!


说到这,我们衍生来说说这个缓释肥和控释肥的区别:

1,从控制养分释放速率的机制和效果区别来看

缓释肥是通过化学和生物因素使肥料中的养分释放速率变慢,在释放时受土壤pH值、微生物活动、土壤中水分含量、土壤类型及灌溉水量等许多外界因素的影响;

而控释肥是通过外表包膜的方式把水溶性肥料包在膜内使养分缓慢释放,当包膜的肥料颗粒接触潮湿土壤时,土壤中的水分透过包膜渗透进入内部,使部分肥料溶解,这部分水溶养分又透过包膜上的微孔缓慢而不断向外扩散,土壤温度越高,肥料的溶解速度及穿越膜的速度越快,膜越薄,渗透越快。


2,从营养成分的区别来看。

缓释肥大部分为单体肥,主要品种为缓效氮肥,也叫长效氮肥,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施入土壤后,在化学和生物因素的作用下,肥料逐渐分解,氮素缓慢释放,满足作物整个生长期对氮的需求。

而控释肥多为N-P-K复合肥或再加上微量元素的全营养肥,施入土壤后,它的释放速度只受土壤温度的影响。但土壤温度对植物生长速度的影响也很大,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土壤温度升高,控释肥的释放速度加快,同时植物的生长速度加快,对肥料的需求也增加。
最后,缓释肥和控释肥养分的释放速度与植物各个阶段对养分的需求也有区别。缓释肥释放养分不均匀,养分释放速度和作物的营养需求不一定完全同步;控释肥释放养分的速度与植物对养分的需求速度比较符合,从而能满足作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


3,缓控释肥的优势;

缓控释肥的工艺基本上是在肥料核心外面包裹一层膜,使得缓释肥具有缓释作用,可以减少化肥的气态和淋洗损失,从而提高化肥的利用效率。因为能够缓慢释放肥料养分,使其被农作物充分吸收,提高肥料利用率,并保护环境。缓释肥可预定设计肥料在农作物生长季节的释放模式,使肥料养分释放规律与作物养分吸收相一致,一次性施肥满足农作,不用再次追肥,这样一来,可以大大节约劳动力和时间成本。通常我们所说的缓控释肥,是以各种调控机制使其养分释放延缓,延长植物对其有效养分吸收利用的有效期,使其养分按照设定的释放率和释放期缓慢或受控制释放的肥料。

施肥应该遵循“底肥要缓,追肥要猛”的原则。根据作物的需肥规律和生长期选择合适的肥料。缓效肥和速效肥相结合。

底肥管一年,追肥管一阵,底肥要求营养齐全,释放缓慢,一次性施用充足,而追肥要求速效快补,立竿见影,一般都是少施勤施多次补充。底肥一般使用有机肥、复合肥、缓释肥或控释肥,而追肥一般都要施用水溶肥,因为底肥要缓,追肥一定要猛!

以上有关肥料溶解的相关问题,就说这么多,供大家参考!感谢大家关注种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