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预算已提前下达,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农业大事件

2020-02-10   种地人

哈喽,大家好!这里是种地人!今天我们给大家带来一个农业方面的大消息!它是什么呢?

是的,大家看过标题应该心里已有底了!

没错,就是高标准农田的建设!这个问题在前不久发布的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里重点有提到。

那么,什么是高标准农田?

高标准农田的定义出自原国土资源部和农业部,是指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电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

总结下来主要有俩个核心:一个是土壤要健康,另一个配套设施基本完善。

相关政策显示:到2022年我国规划全国要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以此稳定保障1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

为什么要建设高标准农田?

一是保障粮食安全,保障粮食生产能力,确保需要的时候能够产得出、供得上。

二是建设高标准农田,不仅能够新增粮食产能,而且能够提升农田的抗灾能力。据评估,建成以后项目区的耕地质量一般提升1到2个等级,粮食产能平均提高10%到20%,亩均粮食产量提高100公斤。

三是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据测算,到2022年全国建成高标准农田10亿亩,以此可以稳定保障粮食产能在1万亿斤以上,约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80%,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将起到基础支撑作用。

建设高标准农田国家有哪些支持?

数据显示:2019年,中央安排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859亿元,其中中央财政安排农田建设补助资金694亿元,发展改革委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农业生产发展专项165亿元。去年10月,中央财政已提前下达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补助资金预算616亿元。

编后语:农田要达标,首先土壤要健康,然而目前我国多地农田健康问题不容乐观!众所周知:我国是化肥使用的大国,从80年代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全面使用化肥,正因为这些肥料的原因,让我国的粮食产量迎来了巨大的提升,实现了高产的过程。不过在常年的使用化肥中,土壤也遭到了一定的破坏,板结酸化的问题也在不断加剧!近些年,很多地区的种植户朋友感受颇深的是:化肥农药的用量越来越多,产量却不见增加,作物病害越来越多,果实品质口感大不如从前。此时,土壤问题已是头等问题!

可喜的是,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也开始鼓励有机肥的使用,并提出了“化肥农药零增长”,以此恢复土壤的生态。

2020年已经来了,在农业中奋斗的你,将会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一分子吗?我爱农业,2020干好农业响应政策为祖国农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