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郑渊吉在北京买10套房,专门存放读者信件,如今怎样了?

2023-05-20   醉轻弦V

原标题:30年前,郑渊吉在北京买10套房,专门存放读者信件,如今怎样了?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郑渊洁作为一个作家一直按照君子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即使在后来他功成名就了,他依然保持一份谦虚谨慎的赤子之心。他对读者的意见也视若珍宝,甚至不惜买了十座房子来安置他们。

1.小学文化水平的作家

郑渊洁一直是中国文坛的传奇人物。他一直和主流的文坛保持距离,甚至被排斥在主流文坛之外。但是,这也不妨碍他的书畅销海内外。他是中国文坛的"童话大王",可是他却仅仅只上过小学。

郑渊洁于1955年在河北石家庄出生,后来在北京大院里长大,出生在一个军官家庭,自小家教甚严。郑渊洁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长大,也对他后来的性格产生影响。

四年级时,郑渊洁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作文,作文名为《早起的虫子被鸟吃》,但是老师却认为郑渊洁的作文不可理喻,郑渊洁也因为这篇文章而被学校开除。

沮丧的郑渊洁回到家中,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告诉了父亲。父亲并没有责怪他,反而告诉他,没事,以后我在家里教你。多年以后,郑渊洁回忆起这句话还是会泪流满面。

郑渊洁年纪渐长,便去参军了。他在服兵役期间在空军航空兵维修歼6战机。退役之后的郑渊洁又去了当了工人。

做工人期间他觉得实在是太无聊了,偶尔会心血来潮写点东西。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的作品竟然发表了,他也因此获得了10元的稿费。这次发表经历开启了郑渊洁的写作生涯。

郑渊洁开始源源不断地创作出经典的童话人物形象,"皮皮鲁""舒克""贝塔"等童话的经典形象陪伴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皮皮鲁是一个成绩一般,不乖,不被老师喜爱却善良勇敢的男孩,从皮皮鲁身上也可以见到郑渊洁本人的影子。

他的童话已经出版便大获成功,深受读者们的欢迎。1985年,郑渊洁一人之力就创办了《童话大王》杂志,郑渊洁也成为文坛上名副其实的"童话大王"。

最后,郑渊洁不仅自己小学学历,后来他也让自己的儿子郑亚旗退学,自己在家教育儿子。这也与当初郑渊洁本人的经历如出一辙。

2.善待读者来信

成名之后的郑渊洁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名气。他不仅专注于写作,而且注重和读者的沟通。

成名之后的郑渊洁深受读者们喜爱,读者来信也是像雪花一样纷至沓来。郑渊洁面对这么多的读者来信并没有随意丢弃,相反,他给了这些来信最隆重的待遇。

他在北京买了十套房子专门来分拣这些读者来信。他并没有觉得用这些房子是浪费。他认为这些信里包含着读者们的爱,读者们对于郑渊洁写作上的建议。对于郑渊洁来说,这些信是不可多得的礼物。

郑渊洁始终对读者来信保持敬畏之心,他对童话的创作一直保持着初心。读者可以从他的创作中感受到"真""善""美"。

三十多年的时光变迁,北京的房价早就不能同日而语了。但郑渊洁始终用那些房子珍藏着读者的来信,没有用这些房子租赁、售卖。这些房子逐渐成为郑渊洁的精神寄托,也是对他创作的一种认可。

3.与现实死磕的成名作家

郑渊洁一直是一个与主流格格不入的作家。不管是在小时候还是后来长大之后,他都始终保持自己的个性,并没有对这个世界妥协半分。这也从郑渊洁的作品中看出,他一直保持着童真之心。

最初,郑渊洁也是作协的作家。作协开会的时候,一位女作家问郑渊洁有没有看过某某作家的作品。郑渊洁也如实回答说自己并未看过。

那个女作家惊讶道“天啊,你连她的作品都没有看到过,那你都是怎么写作的。”郑渊洁也反问道,你有没有看过俄国作家的某某的作品。女作家说到看过。可是,这个作家是郑渊洁瞎编的。郑渊洁从此再也没有参加过作协的任何活动。直到现在,郑渊洁依旧被主流的作协排斥在外。

郑渊洁也一直与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作斗争。四川成都的邹某某曾经把"皮皮鲁"注册成商标,主要用这个商标来生产零食。这无疑是一种侵权行为,郑渊洁在那时中国还不太注重知识产权保护的时代,与这个人死磕了十年。最终,郑渊洁被判定胜诉。

郑渊洁在2019年的时候就炮轰过曹文轩在校园宣传新书,这一行为无疑是得罪同行的。国家法律明确规定不得利用演讲之名,向学生推销。郑渊洁这一举报一石激起千层浪,把这个作家圈中心照不宣的潜规则公之于众,无疑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郑渊洁不仅是一个与一切不规范行为死磕的作家,他也是一个极有温度的作家。他早在20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就向汶川捐款38万元,玉树地震的时候向灾区的孩子们捐献100万,帮助他们建设校园。相比之下,除郑渊洁之外的作家捐款总额只有8万元。

郑渊洁通过他的作品影响一代代的小朋友。通过那些童话故事潜移默化的对小朋友们产生影响。他也身体力行为小朋友做好榜样。

郑渊洁不仅写童话故事,而且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将现实世界变成童话世界。

郑渊洁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文学上的享受,而且确实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正能量。郑渊洁是个有趣的人,他总是在演讲的时候凭借幽默的语气,使得整个现场气氛很好。他用心写作,善待读者,并用自己的社会影响力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

30年前的郑渊洁和30年后的郑渊洁始终如一,他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化,或者说,郑渊洁即使后来功成名就也依然保持着对写作的敬畏之心和创作初心。

郑渊洁也因为自己的个性始终不愿与这个世界的潜规则和解,不愿意去顺应这些规则,这是难能可贵的。郑渊洁不管经历多少挫折始终保持着棱角,始终保持自己的态度,随时向那些社会的阴暗面发起挑战,就像他的童话故事人物那样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