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前华东和中原野战军进行了指挥权的统一,到底是为什么?

2023-12-21     小爱爱历史

原标题:淮海战役前华东和中原野战军进行了指挥权的统一,到底是为什么?

中华民族历来都把富饶的黄河中下游平原作为自己的根,比如“逐鹿中原”、“问鼎中原”、等一系列表示这一地区的成语被广泛传播。还有历朝历代古都也是在此居多,比如:“洛阳、安阳、郑州、开封、”等都是历史名都,可见中原的重要性有多重。

解放战争中,毫无例外这个地区也是重中之重,国共两军必争之地,有着“胜者王败者寇”的意义。

淮海战役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在广袤的中原大地上,毛泽东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成为了能够一举击败国民党军队的制胜法宝-那就是两个野战军统一了指挥权。

作为南京国民政府的最后一道屏障,一旦淮河,长江地区失守,那国民党失败也就已成定局。为此,蒋介石以徐州为中心,将“华中剿总”与“徐州剿中”合并,让比较能打仗的白崇禧统一指挥70万大军拱卫淮河,海州等地,至此他苦心经营的中原防御体系就等着共产党军队撞上来自投罗网。

而此时的解放军则以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60万大军为主力组织了此次战役,但是相对于70万的国民党军队无论从数量还是武器装备方面都是全面落后的。更为主要的是两支野战军两套班子,如果单单的协同作战很难做到攻敌制胜,且有被敌人分而攻之的危险。

为了应对此次集团作战的不利局面,华野代司令员粟裕向中央军委建议,此次规模很大,请陈毅、邓小平统一指挥,毛泽东同意并电告陈毅、邓小平,至此两大野战军指挥权得到了统一,为取得淮海战役最后的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

1948年11月6日至22日第一阶段战斗开始,华野和中原野战军击败了黄百韬兵团,攻占了宿州,孤立了国民党指挥中枢徐州。

从11月23日至12月15日第二阶段中击败了黄维兵团,孤立了杜聿明集团。

12月16日至1949年1月10日全歼杜聿明集团,至此淮海战役取得了最后胜利。

整个战役共歼敌55.5万,解放军则伤亡13.4万人,这也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大,歼敌对多的战役。

淮海战役做为击败蒋家王朝的关键战役,如果没有党中央对战斗部队指挥权的统一,那解放军在面对敌强我弱的态势下,取胜难度还是相当大的。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a587e846172514d6e5f2b768266c7d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