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三月初三,上巳节,也叫“重三”,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祓除祸灾,祈降吉福的节日。似乎冥冥中注定一般,好消息在新历三月的尾巴到来,却又接轨农历的三月,可以说,既是结束,也是新生。
三月三,生轩辕,相传中华民族文明始祖——轩辕黄帝,就是在这天诞生的。
2020年3月26日上午,庚子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新郑黄帝故里举行。在疫情形势下,今年的拜祖大典将以现场简约而庄严的仪式、网上拜祖、电视连线等形式精彩呈现。
【三月三 我国多民族的传统节日】
壮族,多于三月三赶歌圩,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
侗族,多于节日举行抢花炮、斗牛、斗马、对歌、踩堂等活动,亦称“花炮节”。
布依族,于节日杀猪祭社神、山神,吃黄糯米饭,各寨三四天内不相往来。
瑶族,以三月三为“干巴节”,是集体渔猎的节日,并将捕获的野物鱼类按户分配,共享收获的欢乐,后云集于广场,唱歌跳舞,欢度佳节。
畲族,以三月三为谷米的生日,家家吃乌米饭,集会对歌,在畲族民众中,三月三是可以与春节相提并论的重大节日。
黎族,称三月三为“孚念孚”,为预祝“山兰”(山地旱谷)和打猎丰收的节日,也是青年男女自由交往的日子,人们称它为谈爱日。
土家族,三月三是土家族的情人,这一天,土家族的阿哥阿妹聚在一起,以山歌为媒,以踩脚定亲。
【中教数据库学术平台中关于“三月三上巳节”的相关文献】
上巳节雅集约言
上巳节与“曲水流觞”
论上巳节俗的文化内蕴
论上巳节俗的文化内蕴
【关于三月三上巳节的的诗词歌赋】
唐代大诗人杜甫,“三月三日气象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是说汉族过三月三,除了祭祀之外,后期陆续发展为河畔嬉戏、男女相会、插柳赏花等民俗活动。
贺铸,《忆江南》,九曲池头三月三,柳毵毵。香尘扑马喷金衔,涴春衫。苦笋鲥鱼乡味美,梦江南。阊门烟水晚风恬,落归帆。
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白居易,《三月三日》,暮春风景初三日,流世光阴半百年。欲作闲游无好伴,半江惆怅却回船。
如此看来,三月三(今天),果然是个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