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中柱根腐病,草莓上的毁灭性病害,到底该怎么防治?

2019-10-09     火种三农

草莓根腐病分很多种,但最为常见的为草莓红中柱根腐病

草莓红中柱根腐病,又叫红心根腐病、红心病、褐心病,目前已成为草莓老产区的毁灭性病害。在冷凉和土壤潮湿地区易发生。

草莓红中柱根腐病的致病微生物有很多,并且一旦发生对草莓的栽培影响很大,所以需要正确辨认和防治。

发病症状和危害

草莓红中柱根腐病分为急性萎蔫型慢性萎缩型两种。

急性萎蔫型多在春夏两季发生,从定植后到早春植株生长期间,在外观上显不出有异常现象,但到了3月中旬至5月初,特别是久雨初晴后叶尖突然凋萎,不久呈青枯状,引起全株迅速枯死。

慢性萎缩型在定植后至冬初均可发生,一般有二个高峰期,即草莓开花结果期草莓第一次换茬期

根系开始由幼根前中部变成褐色腐烂,后中柱变为红褐色并腐朽,继而扩展到根颈,病株易拔起。

发病初期不定根的中间部位表皮坏死,形成1~5厘米长红褐色梭形长斑;严重时病根木质部及根部坏死褐变,整条根干枯,地上部叶片变黄或萎蔫,最后全株枯死。

发生原因

红中柱根腐病是低温病害,土壤温度低、湿度高易发病,地温为6~10℃是发病适温,地温高于25℃,即使水分多,发病也少。

低洼地排水不良或大水漫灌地块发病较重,并且常年连作会导致土壤中病原菌增多,易发病,一般粘性地块比沙壤土易发病。

土壤有机质较少、偏施氮肥、种植过密等因素都会加重病情,严重时刻造成整个草莓园区的毁灭。

防治方法

01农业防治

轮作

种植过草莓的土壤3年内不重复种植草莓,种植草莓的地块要进行轮作倒茬,最好是水旱轮作,无土栽培最好每年更换基质。

在施用农家肥时,一定要使用充分腐熟过的,不然加重造成病害的发生,要注意氮肥、钾肥的使用,避免偏施氮肥。

采用高畦或起垄栽培,尽可能覆盖地膜,提高地温,减少病害,雨后要及时排水,尽量不要采用大水漫灌,避免造成积水。定植时种苗尽量存放在背风处、避免太阳直射,导致种苗失水,在存放的地面需要提前撒些水。

土壤消毒

目前最常用且效果较好的化学剂为氯化苦和石灰氮,土壤消毒时间一般在6~9月份,在草莓生产结束后,拔除植株,清洁田园。

土壤消毒需注意:化学药剂处理土壤必须保持湿润,这样药剂才会充分溶解,且要盖上薄膜,才能因高温高湿而充分发挥化学药剂的蒸熏作用。如果只是物理高温闷棚而不加入化学药剂效果较差。

02药剂防治

浸苗

在播种前使用竞双(5%大蒜素微乳剂)1000倍+硕丰481(14-羟基芸苔素甾醇)2000-3000倍进行浸根处理,有效降低根腐病发病率的同时,竞双和硕丰481皆有促进作物根系生长的作用,加速草莓苗根系发育,促进草莓营养吸收和生长。

喷雾

在草莓生长期间,交替或混合使用竞双+硕丰481或竞双+噁霜灵/代森锰锌等叶面喷施,每隔7~10天一次,可有效防治草莓红中柱根腐病的发生。同时硕丰481可提高叶面光合效率,促进叶片营养成分的合成;同时具有促进草莓的花芽分化,减少畸形花,提高坐果率和农产品品质等作用。

使用一周后,死苗被控制,整体叶色好转

481对草莓根系的促进作用

灌根

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使用竞双或石灰等药剂消毒,再进行补种。同时使用竞双1000倍+硕丰481 2000-3000倍对发病株周围植株进行灌根处理,避免病害传播。根腐病发生严重的草莓园,拔除病株后需对全园土壤根灌消毒,同还应地上部分植株使用竞双+硕丰481喷雾,上下一体、全面防治根腐病。

使用后幼苗无根腐病放生,白根增多

使用一周后,发黄叶片逐渐恢复正常


来源 l 大丰收草莓植保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VgesG0BMH2_cNUgbop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