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是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候鸟资源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云南是全国最重要的候鸟迁徙通道和栖息地之一,在候鸟迁徙过程中,为有效保护迁徙候鸟及栖息地安全,云南省森林公安机关于9月到10月,集中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候鸟保护行动,截至目前,共查处破坏候鸟资源违法犯罪案件1105起。
云南
保护候鸟专项行动 查处违法案件1105起
查处现场
嫌疑人:“那个是鹦鹉,鹦鹉是什么鹦鹉?我认不得,因为鹦鹉的品种多了。”
民警:“这些是不是都是你买的。”
嫌疑人:“是我买的。”
民警:“你买那么多干什么?”
嫌疑人:“卖给人家放生用,这个是自己买来养着玩。”
民警:“这是你买来养着玩?”
嫌疑人:“嗯 ,(用来)吃的我不卖。”
这是10月15日,昆明市森林公安局五华分局在景星花鸟市场巡查时执法记录仪拍摄的画面,执法民警现场查获大绯胸鹦鹉、斑鸠、小画眉、喜鹊等鸟类共计1000余只,嫌疑人周某某如实供述了非法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违法行为。
据介绍,此次云南开展保护候鸟集中行动从9月开始至10月底结束,为期两个月。除了针对花鸟市场、餐饮饭店之外,候鸟迁徙通道和重要栖息地繁殖地也是此次候鸟保护行动的重点巡查区域。
云南省森林公安局局长 周福昌:“加强对候鸟的迁徙地、繁殖地、栖息地以及集群活动范围区域内野外的巡护和值守,集中查处候鸟非法猎捕的违法犯罪案件,集中查处非法猎捕本地鸟类的违法犯罪行为。”
鸟类专家介绍,云南处于我国鸟类迁徙的重要通道上,分布有众多的候鸟迁徙聚集点,每年迁徙季节都有大量候鸟从这些点上经过,其中不乏国家级保护鸟类和一些濒危物种。
而在候鸟迁徙过程中,一些不法分子在候鸟迁徙聚集点设置毒饵、粘网、诱捕器等猎捕器具,对经过此区域的候鸟产生巨大威胁。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鸟类组副研究员 吴飞:“自然情况下,候鸟的死亡率最高的也是迁徙途中,当然就是因为人为的这种捕猎,那么肯定会加重候鸟在迁徙途中的伤亡率。
对于这些迁徙鸟类而言,特别是迁徙鸟类中的濒危物种而言,如果我们大量的捕杀,可能会加大它们的濒危程度,也有可能导致个别物种出现灭绝危机。”
因此,云南森林公安机关针对候鸟迁徙重要关口、重点区域,加大警力投入,加强对候鸟活动频繁区域的夜间巡查,并联合相关部门安装红外设备、调用无人机进行全面巡护,全力为候鸟迁徙保驾护航。
云南省森林公安局治安支队民警 董晟航:“今年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我们共巡查候鸟栖息地1015处,检查候鸟迁徙通道655处,共查处各类破坏候鸟等鸟类资源违法案件1105起,并且收缴各类捕鸟猎具1358具,同时还收缴鸟类野生动物4553只,并且对符合条件的2593只鸟类进行放归自然。”
普洱宁洱
微信组群非法猎鸟 “弹弓队”8人被刑拘
另外,在此次候鸟保护专项行动中,宁洱森林公安查获利用微信组群,在当地禁猎期开展非法狩猎案件,警方顺藤摸瓜,一举破获非法狩猎系列案件,并依法对涉案的8名犯罪嫌疑人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
今年8月底的一天午夜,宁洱县森林公安局值班室接群众电话报称:“有人在茶都花园门口打鸟,请森林公安查处。”值班民警立即前往举报地点进行查处。
宁洱森林公安局 民警 杨文润:“当场查获涉案人员两人,涉案车辆1辆,涉案工具两件,鸟类死体27只。”
侦办过程中,侦查员在犯罪嫌疑人李某伟的手机相册内发现了手机拍摄的大量野生动物死体照片和视频。
经仔细分析照片和视频,拍摄时间今年3月至8月,拍摄地点分散,拍摄的野生动物死体包括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原鸡、猫头鹰在内的多种鸟类。
宁洱森林公安局 民警 杨文润:“两名涉案人员供述,他们是通过一个叫“曼丹弹弓队”的微信群组进行联系打鸟,办案人员在查看涉案人员手机发现,“曼丹弹弓队”的微信群里共有成员8人,且经常在群内相互邀约,前往县城周边的茶山、菜地、行道树等地方实施打鸟行为。”
经审讯,8名嫌疑人如实供述他们使用头灯、弹弓等工具,利用夜间灯光照射的方式猎捕各种野生鸟类的犯罪事实。
根据各犯罪嫌疑人供述,结合犯罪嫌疑人手机内存储的照片、视频,宁洱县森林公安局依法对此系列案件进行立案侦查。
宁洱森林公安局 民警 杨文润:“共立刑事案件17起,目前涉案的8名犯罪嫌疑人均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