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成疫区了?你还好吗?这几天,经常有外地朋友发微信问我。
每次我都解释半天,说我挺好的,身边的广州人也都情绪稳定,广州不会变成下一个武汉。
与其这样一个个解释,不如写一篇文章,说一下广州真实的情况。
4月7日以来,广州确实连续多日都有报告新增确诊。截至4月19日24时,在广东省通报新增的18例无症状感染者中,广州仍报告15例(其中2例境外输入,13例为境外输入关联)。
4月19日0时至24时,广州市报告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例。新增出院病例2例。
截至4月19日24时,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25例、境外输入关联病例26例。累计出院120例,尚在院治疗31例(危重型1例、重型2例)。
截至4月19日24时,累计报告境内确诊病例349例。累计出院345例,累计死亡1例,尚在院治疗3例(重型1例)。
三个月,一千多万人口的广州,只有一百多例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及关联病例。这个数字,一点都不算多。
从目前公布的情况来看,广州新增的病例几乎都是由境外输入及关联病例引发的。以广州目前的防控手段,来自境外的疫情输入完全可以做到可防可控。而国内的本土传播,已被基本阻断。
来看看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
2月27日起,广州对重点国家入境人员进行严格检疫。
3月21日起 ,对所有从境外(不含港澳台)经广州口岸入境的人员,以及经港澳台地区和市外口岸入境来穗且来穗前14天内有外国旅居史的人员,其目的地为广州的,全部进行核酸检测。
3月27日起,从广州地区口岸入境人员,目的地为广州市及广东省外的,全覆盖进行核酸检测和隔离医学观察。
4月2日起,广州市开展对高风险国家和地区在穗人员的大排查工作。截至4月16日24时,全市一共排查高风险国家和地区在穗人员4553人,全部进行了核酸检测。这也是为什么最近几天广州市报告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数量比较多的主要原因。
广州还针对涉疫场所内的重点人员和有潜在感染风险的一般接触者,开展摸排。截至4月16日24时,共排查15163人,已报检测结果7978份,仅1人阳性。
广州成立了高风险国家和地区疫情流行病学调查专班,下设20个流行病学联合调查组,分区分片开展调查工作,从病例初筛阳性开始,全面摸清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活动轨迹,沿病例线索摸排其他可能被感染的人员。甄别密切接触者967名,均已纳入追踪管理和隔离医学观察,其有7人发病确诊,21人转为无症状感染者。
每天全广州地区发热门诊患者约2900人,目前筛查出4个病例。
另外,累计开展涉疫重点场所和公共空间、公共交通工具等外环境采样监测2.5万个样本,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今天,广州市交通局长潘双明透露,现在广州每天公共交通客运量达1千万人次,但从1月23日至今天,广州只有一名出租车司机确诊新冠肺炎,没有一名乘客因乘坐公交受感染。
所以,广州副市长黎明前几天才底气十足地说:“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境外疫情在广州传播的风险已经得到有效管控。”
广州也是全国最先接受非典考验的城市,官员队伍有丰富的防治经验。现任的广州市卫健委主任唐小平,非典时就是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的院长。八院为原广州市传染病院,“抗非”任务很重,时年不过40岁的唐小平表现突出,被国家部委、省、市嘉奖。去年1月,唐小平就任现职。
武汉抗疫至今,中国也积累了非常多的防治经验。这些经验,对于广州,对于全国其他地区,都非常宝贵。
论城市治理能力,广州绝对是全国三甲。广州公务员队伍,我接触的不算少,总体上素质不错,说大话的少,干实事的多。相比很多地方,广州官员没太把自己当成官,更多是当成一份职业。而广州人的职业道德,在中国诸多城市里,如果不是最好的,那也是最好之一。所以,我相信他们的排查能力和检测结果。
而且,别忘了,钟南山还坐镇广州。
上面主要是官方数据,我再谈一下自己的个人体验。
上周,我出去吃了两次饭,踢了一次球。
两家规模比较大的饭店,顾客都不算多,进入之前,扫穗康码、测量体温。进入之后,只能坐大堂,包间不开放。
进入球场,也颇费周折,光填资料和扫穗康码就费了不少功夫,然后是测量体温、询问身份证开头三位数字。工作人员不厌其烦,进场人员也很有耐心,非常时期,大家都能理解。
可以说,在这些服务场所,防控措施都做得非常规范,挑不出一点毛病。
广州天气渐渐热起来,走在路上,确实会有一些人摘下口罩。但在商场和菜市场等密闭空间,我还没见过不戴口罩的人。
当然,广州最近也有一些令人担心的问题。
前几天,越秀区建设六马路一家小酒馆产生多例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这家不到100平方米的小店,没有窗户,通风差,很多外籍人士经常光顾。关联感染者,都是频繁光顾的,经常一坐就是几个小时,有人还连续七八天,天天跑来。
前晚,同在建设六马路上的星巴克好世界店,也有一位员工被诊断为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疾控部门要求,在14天之内进入星巴克好世界店的人员以及大厦所有办公人员,必须接受核酸检测,当然是免费的。截至今天,共有2300人进行了采样。
问题暴露出来就不怕,就怕藏着掖着。不过,现在谁敢隐瞒啊?
综合以上,我对广州真不太担心。
我不担心,不代表别人不担心。
部分地方在机场、车站,甚至社区,公然设置告示牌、采取措施,对广州等地来访人员进行重点防控。有点水平的做法是设置“礼遇通道”,实质还是区别对待。在他们心目中,广州已经是疫区。
根据国家卫健委对疫情风险等级的评估,广州的越秀、白云两个区目前只是属于中风险地区,完全用不着像当初对待武汉人一样严防死守。
当然,其他地区的担心也有道理。只要他们不过度过激防疫,谨守权力边界,谨慎一点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接下来,很快就是五一小长假。既然我们无法消除别人对我们的担心,那咱们就老老实实待在广州。七千多平方公里的广州,有山有水有风光,不用非要凑热闹跑去外省游玩。万一被隔离十四天,得不偿失。山和水永远都在那里,等过了此劫,尽情游玩,岂不更尽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