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三省界,素有"一脚踏三省","鸡鸣三省荆紫关"之称的特色古镇

2020-03-16     旅行真是一种病


荆紫关镇,隶属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位于淅川县西北部,地处豫、鄂、陕三省结合部,素有"一脚踏三省","鸡鸣三省荆紫关"之称。丹江穿境而过,是“南水北调”水源地。

荆紫关古镇历史悠久,有着丰厚的商业文化和绚丽的古建文化遗存。自古水陆并通,为南北交通之要塞,古时水运有“丹江通道”,陆运有“商于古道”,明清时期商业高度繁荣,有“小上海”之称。清末的记载言:荆紫关“水陆輨毂,商贾辐辏,繁盛甲于全境”;又言:“全境商务以荆紫关为贸易总汇”,商业繁盛远胜于淅川城。荆紫关镇先后获得国家、省、市有关部门授予 “全国重点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 “河南省重点镇”、“ 省级卫生镇”、“省级文明镇”、“五星级小城镇”等荣誉称号。

2013年5月19日,在“中国旅游日”到来之际,中国邮政发行了《中国古镇(一)》特种邮票1套8枚。其中,第4枚是南阳淅川县荆紫关镇。能作为中国古镇第一批入选,可见古镇的历史等也是经过国家的删选和认可的。

在荆紫关镇的月亮湾,有一个两山对峙的关口。关口外,是八百里秦川,关口内,是开阔的中原。古时,咆哮的丹江与狭窄的古道在这里共同构筑起一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隘口。这个隘口,就是荆紫关之“关”的来历。

这里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响誉全国的“明清一条街”古建筑群,形成于公元1772年前后,该街全长五华里,南北走向,分南中北三段,它依山傍水,容南北建筑风格和自然特点为一体。街道两旁有房舍楼阁2200多间,1500余间门面房均为清代建筑,房屋建筑雕梁画栋,古色古香。古街现今还保存着陕山会馆、禹王宫、江西馆、平浪宫等典型建筑和刘家大院、陈家大院等富商住宅;古码头、古关门、古朴的吊角楼与其他古建筑群错落有致、相映生辉。2001年,“明清一条街”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阮氏三雄》、《包公》、《汉魂》、《内乡县衙》等影视作品先后在这里拍摄。

镇上保存完好明清时期的戏楼

一些民俗活动保存完好,新年期间老百姓组织的特色舞狮等活动还得到了中央电视台的报道。




一脚踏三省碑位于荆紫关镇西部白浪街中心,白浪街是荆紫关镇的门户。属豫、鄂、陕三省的交界点

1987年三省乡镇自发集资,在此建立了一座小巧玲珑的三棱大理石塔式碑。通高5米,三足碑座,中空,碑顶部似塔式,三根贺珠状柱子支撑之角檐及塔顶,顶中心饰园形葫芦状作装饰。碑身用绿、黄色大理石贴面,为锥状三面体新界碑。白浪街-----一脚踏三省之地,背负青山,景色秀丽,多年来三省人民在此繁衍生息,操着不同的口音和睦相处,婚丧嫁娶,各操乡俗。如今白浪街一脚踏三省之处,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人前来观光。

南阳人口在河南这块算是前两名,但是经济也是这两年才进入前四名,淅川旅游开发也就是近几年的事情,真心希望当地政府利用好手里的这块宝地,经济搭台,文化唱戏,打造出南阳的一张旅游名片来。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FyeCnEBrZ4kL1Vi09O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