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十大天才级别名将排行榜:谁能当第一?

2020-09-16   王春秋史

原标题:中国古代十大天才级别名将排行榜:谁能当第一?

中国古代十大天才级别名将排行:

1、项羽

项羽在战场上的无往不利相对的却是政治上的幼稚,坑杀战俘,放弃关中,怀念楚国,放逐义帝,自立为王却失尽人心。更为突出的表现是在用人方面。刘邦手下萧何、张良、韩信、彭越、英布出身各不相同却可以尽发挥其所长,而项羽却连一个范增都不能用,项羽与刘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后来三国时代的东吴被灭也从侧面说明当天下大定只剩江东的时候,江东是无法抵挡的。项羽是一个非常可用之人,却坐在了用人之人的位置上,这就是项羽的悲哀。兵上天才,政治蠢材。但政治上的失败,无法遮掩项羽在军事上的才华。22岁起兵反秦,27岁成为分封十八路诸侯的西楚霸王,三十岁自刎乌江。

他是一位当之无愧的英雄豪杰。在中国历史上,有无数的英雄人物。但如项羽这样铁血柔情的汉子却很少。万军包围,四面楚歌也打不倒这个铁骨铮铮的汉子。战场上的纵横吟啸,面对伊人却柔情刻骨,像项羽这样的英雄,当之无愧的受后人敬仰。

2、霍去病

中国骑兵战三天才之一;

西罗马帝国的冤大头之一;

匈牙利公国助产士之一;

与李世民同为排行榜中最年少得志者。

霍去病(前140-前117),西汉名将,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为大将军卫青之甥。一生四次领兵出击匈奴,均大获全胜而回,歼灭匈奴11万多人,降服匈奴4万余众,开河西、酒泉之地,消除了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他作战勇猛,是一位军事天才,汉武帝曾劝他学习孙吴兵法。他回答说:“为将须随时运谋,不至学古兵法。”汉武帝为奖励他的军功给他建造了豪华的宅邸,他却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

他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每战皆胜,深得武帝信任。与卫青被称为帝国双璧。并留下了“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千古名句。他一生四次领兵正式出击匈奴,都以大胜回师,灭敌十一万,降敌四万,开疆拓土。对于整部世界军事史和中国史来说,霍去病是彪炳千秋的传奇。

3、卫青

中国骑兵战三大天才之一;

西罗马帝国的冤大头之一;

匈牙利公国助产士之一;

卫青,西汉著名将领,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字仲卿,系县吏郑季与平阳侯府中婢女卫氏的私生子。幼为家奴,饱尝酸辛,及长,为侯府骑士。建元二年(前139),引起同母异父姊卫子夫得幸武帝,始以卫为姓,入宫当差。不久被武帝升为建章监、侍中,迁大中大夫。元光流年春,以车骑将军率万骑出上谷郡击匈奴,进至龙城,斩获700人,受爵关内侯。元朔元年秋,率3万骑出雁门郡反击匈奴,斩获数千。五年春,率骑兵3万出高阙六七百里,夜袭右贤王,俘获1.5万人,拜大将军,统领众将。漠北之战役斩获近两万人,给匈奴以沉重打击。因功与霍去病并为大司马。卫青一生七次率兵击匈奴。用兵敢于深入,奇正兼擅;为将号令严明,与士卒同甘共苦;作战常奋勇争先,将士皆愿为其效力;处事谨慎,奉法守职。漠北大战后未再出征。

卫青是汉武帝时期抗击匈奴的名将,霍去病的舅舅,二者并称“帝国双璧”。卫青开始了汉对匈奴战争的反败为胜的新篇章。七战七捷,无一败绩,为历代兵家所敬仰。虽然卫青战功显赫,权倾朝野,但从不结党。对士卒体恤较多,与将士同甘苦,威信很高。元封五年卫青病逝,汉武帝为纪念他的彪炳战功,嘉其陪葬茂陵东北,谥号为“烈”。

卫青不愧是西汉杰出将领,他的战略战术的成就可以归纳为:善于在沙漠草原组织骑兵集团的进攻战役;善于发挥骑兵的特长,实行远程奔袭,捕捉战机和包围歼敌。在此之前,汉族名将中没有人在沙漠草原地带指挥过规模如此巨大而又获得成功的战役。卫青的战略战术运用,是极其有创造性的。

4、班超

世界最早的殖民者之一;

以战养战的行家;

以夷制夷政策的鼻祖;

班超(32-102),字仲升,东汉名将、外交家。扶风安陵人。班彪子,班固弟。永平十六年从窦固击北匈奴,旋奉命率吏士三十六人赴西域。攻杀匈奴派驻鄯善、于阗之使,废亲附匈奴的疏入侵疏勒王,巩固汉在西域的统治。建初三年,他率疏勒、于阗等国兵大败姑墨的侵犯,又上书请兵,欲平定西域。从章和元年到和帝永元六年,班超陆续平定莎车、龟兹、姑墨、焉耆等国,西域遂平。以攻任西域都护,封定远侯。九年曾遣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抵达安息西境,未至大秦而还,十四年回到洛阳。拜射声校尉,不久病死。班超在西域活动长达31年之久,平定内乱,外御强敌,保护了西域的安全以及丝绸之路的畅通。

5、孙膑

孙膑,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武后裔。齐国阿、鄄一带人。主要活动与齐威王时期。

孙膑是军事家孙武的后代,曾与庞涓为同窗师从鬼谷子学习兵法,深谙《孙子兵法》。后庞涓为魏惠王将军,因嫉贤妒能,恐孙膑取代他的位置,骗孙膑到魏使用奸计,孙膑被处以髌刑。齐欣赏其兵法韬略后被齐国使者偷偷救回齐国,被田忌善而客待。后通过 田忌赛马被引荐与齐威王任为军师。马陵之战,身居辎车,计杀庞涓,打败魏军。著作有《孙膑兵法》,部分失传。

6、韦睿

有光武、周瑜之风的名将— —韦睿

韦睿(公元442-520年),字怀文,南朝梁武帝时的名将。原籍京兆杜陵人,曾祖是迁至襄阳。宋时为右军将军、辅国将军等职。指挥果断,谋略过人。

梁天监五年(公元506年),魏中山王元英率军十万围钟离,韦睿与右卫将军曹景宗奉命往救,率军进屯邵阳州。随即在敌营前,通宵达旦铸成营垒,又激战一整天,数次挫败魏军进攻。时值淮水暴涨,他遣将以小船载草,灌上膏油,焚烧敌桥,另遣敢死之士上前搏斗。在梁军总攻下,魏军大败,溺死、被杀者各10多万,被擒5万。韦睿因功进爵为侯,任右卫将军。

毛泽东在读李延寿著《南史》卷五十八《韦睿传》的批语中说:“敢以数万敌百万,有刘秀、周瑜之风”,赞扬他会打仗,善于调查研究;赞扬他豁达大度,能团结干部;赞扬他作风好,谦虚朴素,廉洁克己,等等,认为“我党干部应学韦睿作风”。

7、周瑜

年轻、能干、人又帅,风流倜傥,万人迷一个

其战绩与韦睿相近,但命太短,事太少。

周瑜,生于公元一七五年,死于公元二一零年,东吴大将,字公瑾,庐江舒人。出身官宦之家,仪表英俊,聪颖过人,多谋略,人称周郎。孙策死后与张昭共同辅佐孙权,任大都督。建安十三年,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吴蜀联合,火烧赤壁,大破曹军,名传华夏。后进取南郡时,被曹仁的伏兵射伤。野史中说周瑜为人器量狭小,阴狠刻毒,见诸葛亮比自己高明,便处处加以暗算。后被诸葛亮三次激怒,箭疮发作而死。

但翻开正史我们可以发现周瑜好像毫无缺点,确实是个完美之人。周瑜是一个有德,有才,又有风度和朝气的人。

如此一个刚柔相济的人物又有无可挑剔的优秀品格和令人赞叹的文武宏才,加之上天又特别偏爱给了他俊美的外貌,内外皆秀又风度翩翩。只可惜天妒英才,英年早逝!

8、徐达

明初第一名将

岳飞的异世知己,可惜直捣黄龙还是没成功,败阵而回,还落了个岳武穆的下场,悲矣!

徐达(1332-1385)中国明朝开国军事统帅。字天德,濠州人,元至正十三年,参加农民起义军,因智勇超群,位在诸将之上。十五年,从朱元璋渡长江,取太平,克集庆。继又率部攻占镇江等地,为开拓江南基地做出了贡献,受淮兴翼统军元帅。二十三年秋,在潘阳湖之战中,身先诸将,冲锋陷阵,击败陈友谅军前锋。二十四年,因功升左相国。二十五年,已大将军率师出征,先占淮东,继平浙西,连战皆捷。二十七年九月,攻克平江,复活张士诚及将士25万。同年十月,以征虏大将军率师25万背上,先取山东,旋师河南,然后挥军攻克大都,灭亡元朝。明初,他多次率军远征漠北等地,戍守边疆,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徐达长于谋略,治军严整,战功显赫,名列功臣第一。明洪武十八年二月病卒,追封中山王。

9、郭子仪

再造唐朝者

中国古代史上最出色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理论实践者

郭子仪(697-781),中唐名将,汉族,华州郑县人,祖籍:山西汾阳。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累迁至九原太守、朔方节度右兵马使。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后,任朔方节度使,率军收复洛阳、长安两京,功居平乱之首,晋为中书令,封汾阳郡王。代宗时,又平定仆固怀恩叛乱,并说服回纥酋长,共破吐蕃,朝廷赖以为安。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大唐因有他而获得安宁达20多年,史称“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举国上下,享有崇高的威望和声誉。年八十五寿终,赐谥号忠武。

10、李牧

战国四大将之首

李牧,战国时期赵国人,他的生平活动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一段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一段是在朝中参与政治军事活动。终其一生,主要是作为武将活跃于历史舞台。

李牧在边境用计攻破东胡,降服林胡,单于落荒而逃,致使以后十多年不敢接近赵国边城。由于李牧确保了赵国边境的安全,使赵国君臣能无后顾之忧地对付强秦的兼并战争,实际上,蔺相如、廉颇、赵奢等人在政治军事斗争上的每一个胜利,都有李牧的协作支持在内。

李牧到朝中任职后,却被污蔑谋反,赵王迁不作分析,趁其不备,对李牧进行了残杀,三个月后王翦大破赵军,灭掉了赵国。

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优秀的将领。他的无辜被害,使后人无不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