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里,苗心禾有两位知己,一位是皇后,一位是俞娘子,
苗心禾和曹丹姝两个人一起抚养徽柔,还曾深夜促膝长谈,这也是曹皇后唯一的一次留宿闺蜜阁中。
丹姝告诉苗心禾,徽柔是官家挚爱,无论怎样,官家都会护着她,不必担心。还希望大家都能保持初心,不要在争宠之中迷失了自己。
苗心禾的儿女染病时,皇后搬到仪凤阁照顾,衣不解带,夜不能寐,所以,两个人是至交好友。
而另一位就是俞娘子,每每出现在仪凤阁之中,两个人说的都是不能道与外人听的体己话。
皇上的梳头夫人不知深浅地议论朝政,还劝皇帝不必听那些大臣罗嗦,想怎样就怎样,结果被皇上直接赶了出去。
没有了司饰,张妼晗推荐了许静奴,苗心禾推荐了董秋和,都是想在皇帝身边放一个自己人,也好时时软语相劝,竭力争取利益。
后来,俞娘子来到仪凤阁,说她推荐了一位顾采儿,她和苗心禾说,不管谁能选中,只要不是张妼晗的人就好。
苗心禾极为认可,两个人本想都在头饰上放上富贵之物,翡翠珍珠,后来还是董秋和一语点破。
七夕之试,董秋和技艺高超,可是,皇上顾忌董秋和是张茂则破格提拔进尚服局的,又知道董秋和和皇后也有牵连,权衡着没有选。
也不想选了许静奴,明确打压皇后和苗心禾,于是,俞娘子竟渔翁得利,她推荐的顾采儿被选为司饰。
俞娘子和苗心禾两个人关系极好,俞娘子说,自己生不出皇子,就盼着皇储的生母是个宽容的人,就像是苗心禾这样。
后来,苗心禾的儿子夭折,但是丝毫没有影响两个人的关系,而且,很多事情,俞娘子都是一语中的。
苗心禾心疼张妼晗苦命,连失三女,俞娘子却告诉禾儿,其实张妼晗那边早就安排好了后路,推兰苕上位,还是为自己好好筹划吧。
苗心禾还年轻,打算着再为皇上生个皇子才是正经。
宫里四个侍卫吃了禁药喝了酒,发起疯来,让整个皇宫都以为是有人谋逆,大动干戈。
可是最后,三个被打死了,一个跑了,没有查到谋逆的实证,反倒是牵连出坤宁殿的宫女绫儿和其中一位侍卫私通,杨怀敏还趁机拿着一包东西,想要诬陷皇后。
皇后被啪啪啪地打了脸,为了持身公正,定要打死绫儿,为此和皇帝争得面红耳赤,不欢而散。
大家都没看出端倪,但是俞娘子却瞧得清清楚楚。
近卫酗酒服药,失了心智,入宫伤人放火惊了圣驾,怎得是最该罚的杨怀敏罪责最轻,还可以留在京中任职。
而且,杨怀敏和夏竦早有牵连,应该是夏竦早就提醒安排的。
仪凤阁的侍女大呼小叫地跑进来,说议事已经结束,可是,御史台和谏院的所有言官把皇上团团围住,逼着皇上听他们进谏。
禾儿一听就急了,说,这是要造反吗。
徽柔却猜到了,定是为了给张妼晗的伯父张尧佐升官,大失体统才会这样。
禾儿拦着徽柔不许说,可是俞娘子却说,张尧佐做了宣徽南院使,景灵宫使,还有节度使都是前所未有的。
宣徽南院使总领宫内诸司,殿前三班,和内侍迁补,纠和,往后我们选谁使唤,迁谁、留谁都要看张妼晗的脸色了。
那时,张妼晗才是名副其实的六宫之主。
好在朝中大臣极力劝谏,最后争了两年,皇上才让步,让张尧佐担任此职,但是不给实权。
不得不说,俞娘子这位配角真的很聪慧,往往能在众人一团乱麻的时候,看清楚问题的本质。
而历史上真实的俞娘子,其实也很聪明。
俞娘子在赵祯少年时就在身旁侍候,位分不高,可却是赵祯皇长子的生母。
只是,皇长子赵昉刚出生就夭折了,俞娘子母凭子贵终是一场空,不过,赵祯念着情义,第二年晋升俞娘子为才人、美人。
后来,俞娘子又生下一位公主,就是徽柔的妹妹,皇次女崇庆公主,赵祯也是特别喜爱,只是公主也是幼年夭折,从此俞娘子再没有子嗣。
赵祯心疼俞娘子,又晋升她为婕妤、充议、昭仪,俞娘子去世后,宋英宗又追封她为德妃。
曹丹姝一生没有宠爱,所以,没有子嗣。俞娘子可以连生一双儿女,而且频频晋升,可见当时赵祯对俞娘子也是很宠爱的。
只是可惜,赵祯的儿女大多夭折,俞娘子的皇子公主也没能保全,却是有些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