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聪慧(富书专栏作者)
两年前,一位名叫铁嘉欣的7岁女孩,因为一条短视频而一夜走红。
短短几天内,这条才6秒的短视频火速传遍了整个互联网,其播放量已高达4千万,转发量也超过10万+。
铁嘉欣纯真迷人的甜美笑容打动了无数网友,她瞬间火了,更被网友称之为“微笑女孩”。
与此同时,铁嘉欣很快成了大量媒体的关注焦点,甚至有公司出100万巨资和她签约。
然而,她的父母却保持着非常理智的态度。
他们拒绝让女儿成为商业工具的机会,他们明白,金钱和名利并不是万能的,而女儿的健康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在这个充满名利诱惑的时代,父母们更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而非仅仅追求名利。
只有通过正确地教育和引导,我们才能教育出真正优秀的孩子。
每个优秀的孩子,背后都有清醒的父母
作为子女的监护人,许多家长的最大期望是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这可能有很多家长会说:“当然希望啦!都希望孩子能取得优秀的成绩,考入重点高中,并争取进入实验班,接受最优质的师资教育!”
然而,家长们可能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对孩子来说,最好的教育其实源于父母的言传身教和日常潜移默化的影响。
他们能否成为出色的孩子,与父母是否拥有理智的思维息息相关。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父母是子女在生活中一切言行举止的最早启蒙老师。”
相信你们还记得,15年前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林妙可凭借一首《歌唱祖国》惊艳全球,当时她年仅9岁。
但是,她后来却因为假唱风波而受到了质疑和批评。
不过,其父母却没有因此去反省,而是注重女儿的商业价值和知名度,经常让她参加各种商业活动、拍戏和综艺节目,致使女儿错过了本该接受学习教育的时机。
现时已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的林妙可,虽然在那段走红的日子赚到了一些钱,但她所拥有的,只是属于过去的名和利,而对未来人生走向,她还未知晓。
相比之下,真正演唱《歌唱祖国》的女孩叫杨沛宜,她的父母没有让她过度追求名利,而是注重她的身心健康和学业。
他们鼓励女儿努力学习,并将她送到国外名校深造。
如今,她已是一名优秀的青年学者。
杨沛宜把唱歌视作业余爱好,在学校组建乐队,经常为大家献唱,俨然成为了一名校园人气歌手。
可见,林妙可与杨沛宜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完全归咎于各自父母对待孩子教育的态度。
林家父母过度注重名利,而忽略了其他方面,导致林妙可高开低走。
相反,杨家父母保持头脑清醒,让孩子远离名利和金钱,他们更多注重孩子全面发展,因此杨沛宜的人生道路越走越远。
常言道,打铁先要自身硬。
父母的教育对于孩子来说,不仅是他们的第一所学校,更是他们的启蒙老师和塑造者。
父母在孩子的人格形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个成功孩子的背后都有清醒的父母在默默地付出和耐心地引导。
这些父母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并将其视为教育的首要任务。
他们鼓励孩子追求自己的梦想,让孩子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让孩子成为未来的希望和栋梁。
父母的眼界,影响孩子的一生
对孩子而言,家庭是他们最温暖的避风港,父母是他们最可靠的引路人。
9岁网红“小马云”范小勤因长得像马云而走红。
然而,他的父母并没有因此而忽略对他的教育和关爱。
他们积极引导范小勤,让他明白成为网红并不是一切,更重要的是接受教育、成长和做自己。
因此,范小勤在父母的陪伴下,开始接受特殊教育,并逐渐适应新的生活。
在宝岛台湾出生的王欣逸,因为外貌可爱和个性独特,7岁时被星探发掘,并受邀参加综艺节目《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他在节目中的出色表现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认可,由此正式踏入娱乐圈,开启了演艺事业。
然而,尽管小欣逸在演艺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的父母却因为目光短浅,只看重经济收益,而忽视了对他的陪伴和照顾。
他们决定将另外两个儿子也送去当童星,希望他们也能在演艺圈获得成功,而没有考虑到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小欣逸的童年长期缺乏父母的陪伴和照顾,致使他的骨子里形成了叛逆的个性。
他开始反抗,不愿拍戏,不愿成为父母的摇钱树。
于是逃课、抽烟、喝酒、纹身、还加入黑帮派,已经成为社会上的小混混。
后来因为涉黑被警方逮捕,虽然取保候审,但他仍然没有悔改。
在2016年,他因为帮助兄弟出口气,与其他几个哥们一起将一名少年殴打至颅内出血,最终导致这名少年不幸身亡。
直到2020年,欣逸被法院判处了长达17年的有期徒刑。
悲催啊!这位曾经的童星如今却沦落成了阶下囚。
身为父母,要有远见,要重视孩子教育,不要以牺牲孩子的学习时间为代价来追求经济利益。
还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和决策能力,让他们学会勇敢地迎接挑战。
诚然,有远见、有理智的父母,才能为孩子的成长教育保驾护航。
教会孩子拒绝诱惑,是每一位父母的必修课
富豪李嘉诚说过:“人的价值,是遭受诱惑的一瞬间被决定的。
事实上,孩子们面临着各种游戏、美食、金钱等诱惑,那么,我们家长应该如何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呢?
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希望大家都能有所得。
1、从小教导做事先做人
古语有云:“立业先立德,做事先做人。古往今来,无论哪个时代,做人是一切做事的基础。
作为父母,我们要教会孩子恪守自己的原则,要有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追求。
同时要尊重父母、尊老爱幼,对人保持谦卑、诚实和友善。在说话要注意分寸,不要趾高气扬。
此外,培养孩子在学习和实践中的磨砺也是非常重要的,在优越的环境下,要锻炼自己,肯吃苦、肯奋斗才能成就大事。
多陪孩子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从小培养孩子建立互帮互助和团结友爱的团队精神。
2、从小培养理财意识
虽然财富很重要,但不应该成为人生的首位,而是应该将做人的原则放在首位,赚钱是其次。
如果做人没有钱,可能面临困境,但有钱却不做人,迟早会完蛋。
在当今物质横流的社会,孩子的金钱观念往往反映了父母的金钱观。
因此,家长应主动与孩子谈论金钱,给孩子一些零花钱,让他们学会控制消费欲望。
同时,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为他们设立专门的钱罐子或银行账户,教会他们把收到的红包或获得的奖学金存起来。
这样能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金融理财意识,帮助他们理解储蓄和投资的重要性,长大会更好地管理自己的财富。
3、提升孩子的思考和辨别能力
经常带孩子去图书馆,培养孩子阅读兴趣,多给孩子买书,给孩子推荐好书,与孩子共读一本好书,让孩子爱上阅读。因为孩子所读过的每一本书,都是为他未来铺就的路。
总而言之,父母在孩子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与其把所有的期待都交由学校和老师,倒不如父母多花时间和精力教育自己的孩子。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父母想要培养出色的孩子,必须重视自我成长,努力成为学习型、成长型的父母。
我们应该勇敢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不断自省和提升。
同时,我们要与孩子真诚地沟通,及时发现他们的长处和闪光点,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和心灵陪伴师。
父母和孩子之间建立共同成长的良好关系,相互学习、相互鼓励。
父母与孩子的最佳关系,莫过于亦师亦友。
只要父母用心培养,孩子不优秀都挺难。
写在最后:
宋庆龄曾说:“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结底是受到家庭的影响最深。”
父母是孩子的摆渡人,你给孩子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孩子便会拥有什么样的未来。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的成长需要父母的引导和教育。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父母的头脑越清醒,孩子越优秀。
作者简介:聪慧,富书专栏作者,文章:爸妈精读,富书重磅推出新书《屏蔽力》,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注:本文章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