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国,南北朝,其实围绕中心的是“五胡乱华”。
汉末三国,三归晋、五胡乱华、衣冠南渡、东晋十六国、北魏一统北方、南北朝、后三国时代、隋文帝一统天下。
这就是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大致文脉。 为什么这个历史这么丰富多彩,却鲜为人知呢?
:
01.三国归晋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天下,曹操之子曹丕逼迫汉朝禅让后汉画上句号,为公元220年。
此后,天下三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国家相继成立。
关于这三个国家,大家不知道吧,我只说两点:
首先,刘备建立王朝作为汉室宗室,国号为汉。 然而,当时处于刘备政权巅峰,只占荆州一部分和整个益州,实力薄弱,使他的“汉”完全不能与东、西两汉相提并论。
再加上后来西晋继承了曹魏的大统,以曹魏为正统,就不再承认刘备的“汉”。 果然曹魏说,汉朝从汉禅让给皇帝后就不复存在了,所以史书称刘备政权为“蜀”。
这样,刘备建立的政权往往用蜀汉来称呼,就是不偏不倚,承认刘备的国号,不否定曹魏的正统地位。
第二,三国都城分别由曹魏定都洛阳、蜀汉都城成都,东吴都城始于武昌,后迁都建都。 这也是建筑业首次成为国都。
公元280年,西晋灭亡东吴,汉末三国以来的割据局面正式结束,中国大地再次迎来了短暂的统一时代。
从三国成立到三家归晋,整整六十年。
:
02.八王之乱
司马氏政权的建立并不像曹魏、东吴、蜀汉那样是自己打死的。
在士族官僚的支持,发动内部政变代替了曹魏。
因此,司马炎建立晋朝后,为了维护自己司马氏的统治,对抗强大的士族阶级,采取了许多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大封宗室子弟为王。
不仅如此,这些封王在封地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有权自行选择国家的文武官,接受封国的税收。
由此可见,晋朝第二大皇帝晋惠帝司马衷时期,皇后贾南风掌权,引起宗室不满,直接引起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是指宗室亲王为了取得最高权力而发生的内乱,其中最主要的参与者有八人,因此被称为“八王”。
最后晋惠帝司马衷暴毙,晋怀帝司马炽继位。
八王之乱始于公元291年,终于持续了306年、16年。
从东汉末年到西晋重新统一,天下已经大乱了几十年。 要知道,今西晋刚刚稳定下来,再次爆发内乱,诸王互相攻讦,造成全国许多地区严重破坏,百姓再也不谈人民了。
:
03.五胡乱华
年三国后期中原人口锐减,魏晋王朝不断安抚五胡。 其间流动的五胡有几百万人,一度达到“关中人百万多人,数量少,戎迪居半”的局面,西晋末年少数民族人口已经是汉族的数倍。
八王之乱后,晋朝国力空虚,民生凋零,军事力量迅速衰落,对各地方失去控制,民怨四起,各种政权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出现。
一百多年来,先后由胡人、汉人建立了几十个大小不一、强弱各异的政权。 这些政权大部分是胡人建立的,这些胡人中匈奴、羯人、毽子人、羌人、鲜卑最厉害,故有“五胡”之称。
胡人建立政权之前,汉族占统治地位的自然是汉尊胡卑,可以想象胡人政权建立后,占主导地位的胡人如何对待曾经占统治地位的汉族。
公元304年晋朝宗室内乱时,毽子领袖李雄占领蜀汉都城成都,自称“成都王”,史称成汉。
同一时期,匈奴的刘渊追尊蜀汉后主刘禅为孝怀皇帝,自称“汉王”,史称“汉赵”,或“前赵”。
成汉和前赵的创立,为五胡乱华拉开了序幕。
公元311年,前赵皇帝刘聪攻破晋朝都城洛阳,俘虏晋怀帝等王公大臣年,洛阳人大肆掠夺屠杀。 历史上被称为“永嘉之乱”。 (永嘉是晋怀帝当时的年号。 )
313年晋怀帝被杀,晋愺帝司马邺继位长安。
316年,汉赵皇帝刘曜攻破长安,晋愍帝出城投降,西晋正式灭亡。
:
04.衣冠南渡与东晋十六国
洛阳、长安先后两次被野蛮人推翻,两代晋帝相继被俘,北方百姓成了野蛮人刀下之冤,无可奈何。
这时,强大的士族集团也开始惊慌失措,他们开始争相向南方逃亡。
百姓无力逃亡,这才是逃不掉的主要人群都是士族群体,这次逃亡有了一个美丽的名字——《衣冠南渡》。 衣冠是指衣服和冠冕,古代士以上戴着冠冕,世世代代都指士族。 )
和士族一起逃亡的,当然也有天下最大的士族集团。 那是晋朝宗室。 司马家的人也有不少逃到南方去了。 例如,狼牙王司马睿。
公元317年,也就是东晋惣帝被俘的第二年,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创立东晋,从此就偏安了。
与此同时,在北方设立了前赵(匈奴政权)、后赵(前燕)、鲜卑)、前凉)、前秦)、氐)、后秦)、后燕(鲜卑)、西秦(鲜卑)、后凉)、南凉)、鲜卑)
当然,实际上北方不仅有这16个政权,其他的都太小,影响力不足,这16个国家最具代表性。
这个时期,统称为“东晋十六国”,整个中华大地再次陷入了长达二百多年的分裂期。
:
05.前秦,北魏
公元376年,五胡十六国中最强大的前秦攻灭前凉、代国,实现北方统一,与南方东晋王朝隔江对立。
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坚统一北方后,动员数十万大军向东晋小朝廷进攻。
两军在淝水展开决战,东晋弱胜强,前秦大败,遂陷入不振。
淝水之战后,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再次陷入分裂状态。
386年,前秦散架时,拓跋珪在牛川以代王之名重建代国,后改为魏国,史称“北魏”。
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再次统一北方,结束了北方的分裂状态。
:
06.南北朝
公元399年,东晋孙恩在会稽发动反晋,东南八郡相继响应,朝野震惊。
公元402年,孙恩反抗晋国,致使京都防御空虚,原大司马桓温之子桓玄趁机篡位,403年逼迫晋安帝禅让,建立楚国。 史称“桓楚”。
不久,出身下等士族的刘裕出兵讨伐桓玄,各地纷纷响应,最终消灭桓玄,迎接晋安帝。
俗话说“屠龙者终成恶龙”,灭桓玄的刘裕成为下一位掌权者,因讨伐桓玄之功,刘裕诛杀异己,指挥朝政。
但刘裕不愧为“南朝第一帝”,执政期间,刘裕对内灭卢系,取岭南,平刘毅,吞荆江尽荆扬。
对外进攻灭南燕,灭蜀,北灭后秦,屡立不世之功。
公元419年,刘裕杀尽晋安帝,立司马德文为帝,为晋恭帝。
公元420年,刘裕强迫晋恭帝禅位,即位皇帝。 国号为“宋”,史称“刘宋”,或“南朝鲜”,中国历史进入南北朝时代。
从公元317年到公元420年,东晋持续了一百多年,但一直处于偏安,未能收复被司马抛弃的中原大地,中原人民被野蛮人屠杀,惨不忍睹,所以无论是西晋还是东晋,这两个王朝在中国历史上都是小而透明的存在
:
07.南朝
南朝是宋王朝、齐王朝、梁王朝、陈王朝四个王朝的总称。
南朝宋:始于宋武帝刘裕,是南朝的第一个王朝。 因为继承自东晋,所以也被认为是正统王朝,是南朝中时间最长、疆域最大的王朝,历经十帝,享有国家59年。南朝齐:477年6月,南宋宰相萧道成在家午睡。 突然皇帝刘昱闯进来,箭射中萧道成的肚脐,恨萧道成,七月买下刘昱的侍臣杀了皇帝刘昱,救了宋顺帝。 479年,萧道成强迫宋顺帝禅位,建立齐国,史称“南朝齐”。南朝梁:南朝梁开国皇帝萧衍是南朝齐的宗室。 趁南朝齐内部不稳,起兵攻打京城,杀了皇帝萧宝卷,改萧宝融为帝。 之后,使萧宝融禅位,自己构筑南朝梁。南朝陈:公元554年,北方西魏袭击将军,梁元帝被俘杀害。 陈霸先杀王僧辩,萧方智为帝,统治朝堂,后篡位称帝的,是南朝陈。
从南宋,到南陈,都偏江东,以建康为都,与北方王朝隔江对峙。 这四个王朝都是通过内部当权者上位的,所以整个南朝势力较弱,但南方一直由一个王朝统治,并不像北方那样持续分裂。
:
08.北朝
北朝是五个王朝的总称,分别为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与南朝不同,北朝在北魏之后,两朝开始分裂共存,因此在南北朝后期,整个中国其实处于三国分立的时代,与魏蜀吴三国相比,这一时期又被称为“后三国时代”。
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鲜卑族)统一北方。 493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公元528年,北魏发生了一件非常令人震惊的事情:北魏孝明帝元诩的亲生母亲胡太后,竟然毒杀了皇帝。
消息传来,天下震惊,执政党和在野党愤愤不平,元谥号岳父尔朱荣乘机造反,攻陷都洛阳,击沉胡太后和被她救下的幼主皇帝,并屠杀2000多名文武大臣,这是历史上有名的“河
高欢原是尔朱荣的亲信,劝尔朱荣称帝,但被尔朱荣拒绝,尔朱荣立长子攸立为帝,成为孝庄帝。
530年孝庄帝在宫中暗杀尔朱荣,尔朱氏家族起兵讨伐孝庄帝,孝庄帝战败身亡。
531年,高欢起兵,次年攻入洛阳,推翻尔朱集团,拥立孝武帝元修,成为北魏的实际统治者。
534年,高欢逼孝武帝,元善见为帝,为孝静帝,迁都邺城,为东魏。
后来被赶出的孝武帝投奔关中大台宇文泰,不久被宇文泰杀害,宇文泰立元宝炬为帝,建国长安,为西魏。
后来北魏一分为二,东西魏名义上的皇帝都是北魏皇室的后代,但实际统治者分别是高欢和宇文泰。
550年,高欢之子高洋强迫东魏皇帝禅位,创立了北齐。
557年,宇文泰的子宇文觉在宗室的帮助下向西魏皇帝逼近禅位,建立了北周。
公元577年,北周武帝灭北齐,终于再次统一北方,但不久北周武帝宇文邕去世,大权再次旁落,这一次杨家花落。
公元581年,杨坚受禅称代周为帝,建立隋朝,不久隋朝灭南陈,中国大地再次迎来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