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四川攀枝花一小区惊现
“巨型蜗牛”
引发大家的关注
不少人有这样的经历
每逢大雨过后
在路边或小区的绿化带里
经常可以看到大蜗牛出没
有些人好奇会用手触碰
甚至将其带回家当宠物养
然而专家提醒:
这种大蜗牛可能是非洲大蜗牛
身上携带多种寄生虫和病原菌
千万不要触碰!
那么
非洲大蜗牛究竟有多可怕?
对农业会产生什么危害?
遇到应该怎么办?
1
四川攀枝花一小区惊现非洲大蜗牛!它是什么来头?
近日,家住四川省攀枝花市某小区的居民罗先生,雨后路过小区的垃圾袋旁时,发现袋子上有几只“巨型蜗牛”正在爬行。
记者从罗先生发来的视频中看到,这种“巨型蜗牛”很奇特,个头特别大,外壳形似螺状,黄褐色还带有花纹。罗先生说,每次下雨后,小区就会出现,这已经是他第四次看到了,估计有十几只,之前还看到过白色的。
记者了解到,攀枝花并非第一次出现这种“大蜗牛”。攀枝花市电视台曾报道称,市民周女士晚上路过五十四公园的时候,看见路边有很多“大蜗牛”,当时还分享给小伙伴,说赶快过来抓“螺蛳”。当时经攀枝花市东区林业局的工作人员确认,五十四公园出现的是“臭名远扬”的非洲大蜗牛。当地多位居民也表示,几年前,攀枝花市的一些小区、公园也曾出现过这种“大蜗牛”,大的有如小孩的拳头大小,小的如鸡蛋大小。
还有不少网友表示,“早就有了,我还抓起耍过”“我们小区花台好多,我一看到都不让它活”“还有人吃这个”……
图源:红星新闻
日前,通过视频,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馆长赵力确认,出现在攀枝花的这种生物是非洲大蜗牛。
据介绍,非洲大蜗牛的原产地为非洲东部,但到21世纪,已经广泛分布于亚洲、太平洋、印度洋和美洲等地的湿热地区,它们主要生活在温度比较高的地方。
记者梳理媒体公开报道发现,在我国除了四川攀枝花,福建、广西、广东、云南、海南等多个省份都发现过非洲大蜗牛的活动痕迹。有资料显示,在国内,厦门大学是有文字记载中国最早发现非洲大蜗牛的地点。20世纪上半叶,一位华侨从新加坡运回中国的植物中,无意夹带了非洲大蜗牛的卵和幼螺,此后大蜗牛开始在厦门繁殖,并进一步传播到其他地区。它们的寿命可达9年,繁殖能力特别强。
此外,非洲大蜗牛是中国首批16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系中国国家进出境二类检疫性有害生物。
2
非洲大蜗牛对农业有什么危害?
对人体有什么感染风险?
据了解,非洲大蜗牛的食物包括农作物、林木、蔬菜、花卉等植物,饥饿时也取食纸张和同伴尸体,甚至能啃食和消化水泥。
非洲大蜗牛对农作物、观赏植物有很大危害。最有可能被非洲大蜗牛损坏的植物是:花园花卉等观赏植物、蔬菜(尤其是十字花科,葫芦科和豆科)、面包果、木薯和柚木的幼株。
据法新社7月24日报道,美国佛罗里达州遭遇非洲大蜗牛入侵。当地政府表示,这种蜗牛危害当地农业发展,居民不要移动土壤、植物、堆肥或任何蜗牛可以搭便车的东西。报道称,这种蜗牛可以长到20厘米长,每只每年可以产下2000颗卵,繁殖速度非常快,对于农业发展危害不小。
图源:央视财
还值得注意的是,非洲大蜗牛是一些病原体和寄生虫的病媒体,会传播鼠肺线虫,感染人类造成脑膜炎。广州管圆线虫病是一种由寄生虫广州管圆线虫入侵人类脑部导致的疾病。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发现,非洲大蜗牛是这种寄生虫最主要的中间宿主之一,感染率从10%到40%不等。
直接接触这些大蜗牛后,如果不及时洗手,也有沾染上寄生虫的风险;食用了被蜗牛污染的生菜或者淡水虾蟹蛙类也可能会感染。
图源:广西新闻频道
据媒体报道,今年3月,广东中山一10岁男孩喜欢玩非洲大蜗牛,结果患上脑膜脑炎。此前,男孩出现持续、反复发热和头痛症状,在多家医院治疗后都不见好转。
多次转院检查后,医生通过头颅磁共振成像在男孩脑部发现了异常信号灶,经再次详细询问,得知孩子喜欢玩大蜗牛。最终,男孩被确诊患上广州管圆线虫嗜酸性脑膜脑炎。经过驱虫和抗炎治疗后,男孩已经康复。
医生表示:
该男孩是第三期幼虫感染,寄生虫在体内可以发育成第四期、第五期幼虫,或者是成虫早期。成虫繁殖以后,会损伤功能区,最严重有致残致死的可能。
有人问,非洲大蜗牛如果煮熟了能否食用?答案是当然不行!野外环境中生长的非洲大蜗牛,身上可能携带多种寄生虫和致病菌。不能食用,即使煮熟,依然存在风险。
也有人说,非洲大蜗牛可以养做宠物,这也千万不行。非洲大蜗牛身上有很多黏液,其中就有各种细菌,如果对细菌的抵抗力弱的话,很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建议大家不要因为好奇,去捕捉野外的非洲大蜗牛作为宠物饲养。
3
如何防治非洲大蜗牛?
既然非洲大蜗牛的危害如此之大,如此之“猖獗”,那么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防治它呢?
图源:福州海关12360
机械防治
可利用黎明、黄昏、夜间或雷雨后,非洲大蜗牛活动觅食的时机,进行人工捕杀,还可利用其习性,用食物诱杀。也可利用光滑铜板(0.8mm厚、5cm高),锌板(0.8mm厚、20-25cm宽)形成机械隔离围墙。
农业防治
利用农业栽培措施,改变生态环境。非洲大蜗牛喜湿但忌水,水旱轮作可杀灭非洲大蜗牛。铲除花圃、菜地周围的杂草,破坏其越冬越夏场所,也可减轻非洲大蜗牛危害的发生。
化学防治
常用的方法有:用四聚乙醛(1.6%),使用10kg/ha喷雾,或用15%四聚乙醛粉剂50kg/ha、4%氨基甲酸酯100kg/ha、硫酸铜125-250kg/ha、硫酸铁125-250kg/ha喷雾。采用毒饵诱杀也有一定效果,常用5%砷酸钙与1.6%四聚乙醛混合,同非洲大蜗牛的食物掺在一起作毒饵。
生物防治
已发现许多生物可寄生或捕食非洲大蜗牛,如细菌、线虫、节肢动物、软体动物、哺乳动物等。积极保护利用蟾蜍、青蛙、蚂蚁、鸟类,提倡饲养鸡、鸭、鹅,来控制非洲大蜗牛,已收到较明显的效果。
如果你外出遇到
非洲大蜗牛
请记住一个总原则
那就是
不要碰!
不要养!
不要吃!
来源|央视财经、红星新闻、广西新闻频道、惠州电视台、福州海关1360、深圳特区报等
编辑 | 黄小佳
编审 | 许蓓
监制 | 杨斌
垄上行视频号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