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云,字士龙,,三国东吴末年至西晋初年著名文学家,祖父陆逊为东吴丞相,父亲陆抗曾任大司马。
陆云和哥哥陆机并称“二陆”,因曾任职清河内史,时人称呼为“陆清河”。
陆云自幼聪慧好学,六岁就能写文章,被举荐为贤良之时只有十六岁。
东吴灭亡时,陆氏兄弟闭门苦学多年。
太康十年(公元289年),二十八岁的陆云到洛阳拜访太常张华,张华对他颇为赏识,引见给文学家刘道真。
陆氏兄弟初到洛阳,因为讲一口家乡话“吴音”,口音很重,受到洛阳官员的嘲笑,他们并不气馁,而是经常向名士张华讨教。
有一天,陆机拜访张华,张华问陆云去了哪里。
陆机说:“我弟弟陆云有个毛病,特别爱笑,控制不了,因此不敢来拜见您!”
过了一会儿,陆云来到张华家,看到张华就忍不住笑起来。
原来,张华很注重仪容,喜爱自己的胡须,就把胡须用丝帛缠绕起来。陆云觉得张华的样子太滑稽了,于是就大笑不止,根本停不下来。
就在此次拜访张华前不久,陆云因为傻笑,差点丢了命。
陆云穿着丧服上船,看到水中的影子,忽然放声狂笑,把一船人都笑傻了。
陆云旁若无人,笑个不停,一不注意,失足落水,被呛了几口水,这才止住了笑声。
幸亏船上同行的人及时抢救,否则很可能溺水丧命。
陆云和哥哥陆机到了洛阳,一时间声名大振,当时有“二陆入洛,三张减价”之说,“三张”指的是张载、张协、张亢,均为晋初的才子。
陆云最初任职吴王司马晏手下的郎中令,以直言敢谏而闻名,常常劝谏司马晏革除弊政而受到礼遇,后历任尚书郎、侍御史、太子舍人、浚仪(河南开封)县令、中书侍郎、清河内史等官职。
陆云担任浚仪县令的时候,这个县位于都城的要冲之地,很难治理。
陆云赴任之后严格执法,整顿秩序,使得下属不敢欺瞒,市场货物没有出现两种价格。
某一日,陆云遇到一个案子:某人被杀,凶手找不到。
陆云将死者的妻子传唤到官衙,也不审问,拘留十几天将其释放。
陆云派几个人暗中尾随死者的妻子,并叮嘱说:“此人离开,十里之内,如果有男子和她说话,你们就把这一男一女抓捕起来!”
几个人跟踪了一段时间,果然发现有个男子在路旁和死者的妻子说话,差役立即将这对狗男女抓捕起来。
一经审问,果真是女子勾引情夫,害死了自己的丈夫。
那个男子供认不讳说:“我和这个女子私通,谋杀了她的丈夫,听说她被释放了,我不敢距离县衙太近,怕被官府的人发现,只好在数里地之外等候她。”
此案真相大白,陆云自此声名大振,当地百姓无不称颂他断案如神。
郡守嫉妒陆云,多次无缘无故斥责,陆云只好辞去官职,进入吴王府做幕僚,以直言进谏而闻名,后入朝为官。
太安二年(303年),陆机受迫害被杀,陆云受到牵连入狱,不久被司马颖冤杀,时年四十二岁。
陆云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其门生及一些同僚将其安葬于清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