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论与谈·健康科普|走进疫苗的世界

2023-11-09     健康报

原标题:公共卫生论与谈·健康科普|走进疫苗的世界

接种疫苗可以更好地保护我们自己和周围的人。那么,是不是所有人都应当接种疫苗?疫苗种类繁多,我们如何选择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疫苗的世界。

疫苗知多少

简单来说,疫苗是可以预防某些传染性疾病的生物制剂。假设人体免疫系统是一个设防驻扎的军营,时刻防备敌人入侵,那么免疫细胞就是军营里的士兵,可以迅速发现并清除敌人,免疫应答反应就是免疫系统的反应机制。而接种疫苗就类似于在军营中进行演习,疫苗进入人体后会伪装成敌人或者主动寻找敌人,进行入侵演习。在敌人被发现后,士兵会将其迅速清除,并获得该敌人的“外貌”及清除方法。一旦真正的敌人——病原体入侵,士兵会根据既往演习经验,迅速做出反应,清除敌人,保护军营安全。

目前,疫苗主要被分为三大类,即人工主动免疫制剂、人工被动免疫制剂和新型疫苗。

哪些人可以接种疫苗

几乎每个人都能接种疫苗。然而,由于特定医学病症,有些人不应接种某些疫苗,或者不应立即接种疫苗。

急性疾病患者:处于某种急性疾病的发病期或恢复期,或处于某种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均应推迟接种疫苗。

过敏体质者:所谓过敏体质,是指反复接种某种物质,容易发生机体过敏反应,出现相应症状,其中以过敏性皮疹最为常见。如果发现过去接种某种疫苗曾发生过敏反应,应暂停接种。

免疫功能不全者:除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以外的其他免疫缺陷者,或正在接受全身免疫抑制治疗者,可以接种灭活疫苗,其他免疫功能不全者原则上不予接种减毒活疫苗,补体缺陷的患者除外。

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已明确患有神经系统疾病,如患有癫痫、脑病、癔症、脑炎后遗症、抽搐或惊厥等疾病的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接种疫苗。

需要接种哪些疫苗

在我国,疫苗主要分为两类。

一、免疫规划疫苗。免疫规划疫苗由政府免费提供,主要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腮风疫苗、白破疫苗、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以及在重点地区对重点人群接种的出血热疫苗、炭疽疫苗和钩端螺旋体疫苗。

二、非免疫规划疫苗。非免疫规划疫苗是个人付费、自愿选择接种的疫苗。虽然国家对这些疫苗没有接种要求,但从预防疾病的角度来看,接种非免疫规划疫苗可以获得更加完善和广泛的保护。

在此,为大家介绍三种非免疫规划疫苗。

肺炎球菌疫苗

肺炎球菌是引起细菌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体,也是当前导致全世界儿童死亡最常见的罪魁祸首之一。虽说肺炎的症状有轻有重,但是严重的肺炎常伴随高烧不退、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

目前我国肺炎球菌疫苗主要有两种,肺炎13价结合疫苗和肺炎23价多糖疫苗,两种疫苗的适应人群和接种程序各不相同。13价肺炎疫苗覆盖了13种肺炎球菌血清型,是目前工艺先进、保护效果好的肺炎疫苗。23价肺炎疫苗可以覆盖23种肺炎球菌血清型,但是由于婴幼儿自身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完善,所以接种后保护效果较差。因此,建议健康儿童优先接种13价肺炎疫苗,23价肺炎疫苗更适合2岁以上的肺炎球菌易感儿童。

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

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是一种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病原体,容易感染5岁以下儿童,可能导致多种疾病,如肺炎、脑膜炎、急性中耳炎、急性鼻窦炎等,严重时可能会危及生命。

目前我国可接种的Hib疫苗有四种,即只预防Hib一种病原体的Hib疫苗,同时预防A群、C群脑膜炎和Hib的A群C群流脑结合+Hib联合疫苗,同时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和Hib的四联疫苗,以及可同时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Hib和脊灰五种疾病的五联疫苗。以上疫苗都包含Hib疫苗成分,家长可以优先选择为宝宝接种综合效果更好的五联疫苗。世界卫生组织建议,Hib疫苗应从6周龄开始接种,或在6周龄后尽早接种。不同厂商的Hib疫苗免疫程序不同,主要包含以下三种免疫程序:3针基础免疫,无需加强免疫;2针基础免疫,8周后再打1针加强免疫;3针基础免疫加1针加强免疫。

流感疫苗

流感的全称是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群健康,最常见的是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在每年冬春季容易流行和高发。人群普遍易感,儿童相对更易感染,老年人也是常见患病对象。

按照疫苗所含组分,流感疫苗分为三价和四价流感疫苗。三价流感疫苗一般可预防甲型H1N1、H3N2和乙型流感,四价流感疫苗则在此基础上还可预防乙型Yamagata系流感病毒。四价流感疫苗比三价防护的范围更广,在安全性上两种疫苗没有差别,均可对流感起到预防作用。我国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包括三价灭活疫苗(IIV3)、 三价减毒活疫苗(LAIV3)和四价灭活疫苗(IIV4)。

接种流感疫苗后,通常需要2~4周才能产生抗体,专家通常推荐9—10月,也就是流感季节来临之前进行接种,但在整个流感季节均可接种。≥6月龄无接种禁忌的人群均可自愿选择接种流感疫苗,根据《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3—2024)》,优先推荐医务人员、大型活动参加人员、人群聚集场所的脆弱人群及员工、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等重点场所人群,老年人、6月龄~5岁儿童、特定慢性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常见疑问看这里

问:疫苗有副作用吗?

答: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轻微不良反应,如低热、注射部位疼痛或发红,建议密切观察,如出现持续或加重现象需及时就医。

问:是否可同时接种多种疫苗?

答:需要视情况而定。有很多疫苗都可以同时接种,不会产生不良后果,但有些疫苗是不能同时接种的。

问:同一种疫苗既有免费又有自费,该怎么选?

答:如果同一疫苗既有自费又有免费,一般选择免费的即可。少数自费疫苗因优势明显,可以考虑自费接种。

问:推迟打疫苗会影响孩子健康吗?

答:推迟接种疫苗只是推迟了接种疫苗产生保护效果的时间,不会影响疫苗整体、长久的保护效果。

策划:全国疾控宣传平台

文:上海市浦东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 薛曹怡

编辑:刘立夏

审核:刘平安 肖薇

喜欢就告诉我们您“在看”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890b8d8964b4639e5cd146a0f5db82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