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倦怠”的3个表现 | 打工人都会遇到的事

2022-05-25   简单心理

原标题:“职业倦怠”的3个表现 | 打工人都会遇到的事

早晨醒来不想上班,就想在床上躺着,到公司后对工作也提不起精神,终于熬到下班了,一到家就开始报复性熬夜。不想辞职,却感觉现在的工作又干不下去。

你或许是出现了职场倦怠。

心理学家赫伯特把职业倦怠称为一种“严重的职业伤害”。

有时,它意味着一种“真正的损失”:你失去了内心珍视的一些东西——你最初从事这个职业的动机。

这会带来愤怒和悲伤,而这是很难克服的。

根据著名的马斯拉赫倦怠量表( MBI ), 职业倦怠主要有这3个方面的表现:

1. 严重的疲劳感

包括身体不适和情绪耗竭。

比如:

睡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

感觉“心好累”,明明有能力做一项工作却没有动力去做,经常出现辞职的想法……

2. 去人格化

主动把自己“ 工具人化”。

觉得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重要,对周遭环境产生不了影响;拉远自己跟工作、客户和同事的情感距离,在工作中显得冷漠、愤世嫉俗。

3. 低效能

不能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工作效率降低,无助感加强。

如果你在工作中 又累又不开心,看谁都不顺眼(包括自己),效率也变低了——那很有可能就是倦怠了。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职场倦怠,它的产生原因又有哪些?

心理学家马斯拉赫和莱特用6个指标来评估人和工作的匹配度。

如果我们长期存在一个或者多个与工作的不匹配,就会产生倦怠。由此我们也总结出了职业倦怠的5个原因:

1. 工作量超载

这是跟倦怠最直接相关的因素,工作量超出了自己能够承担的负荷;

另一种可能性是,工作类型不适合自己,因为缺乏工作需要的某种技能或特质,即使工作量是合理的,也可能出现耗竭感。

2. 缺乏控制感

指对自己的工作缺乏控制。

比如:不能得到自己需要的工作资源,不能决定自己用哪种方式完成自己的工作。

3. 缺乏认可和奖励

包括经济奖励(工资、奖金)和内在奖励(完成一个项目的成就感、他人赞许等)。

4. 在工作中缺乏社会支持

包括情感支持、工作中的互助行为和从集体中得到的归属感。

缺乏社会支持,尤其是在工作中存在与他人长期未解决的冲突,会增加工作中的挫败感。

5. 缺乏公平感&价值观冲突

当人们觉得自己在工作中缺乏公平感,或者一些工作任务违背了自己的价值观时,更容易出现倦怠感。

如果现在的工作让你感到疲惫不堪、对未来迷茫,甚至给正常生活带来了影响,也许我们的“ 心理评估”服务可以帮助到你。

心理评估”服务可以帮助你高效地回答, “我现在怎么了”、“情况严重吗”,还会为你提供心理健康方案包括: 心理学相关书籍,自助训练,以及 如果你需要咨询师的话,什么样的咨询师最适合你。

这次,也许可以试着从接受帮助开始,开启自己新的生活阶段。

525心理健康节 关爱自己

让改变从这里发生

图片来源:Morgane Fadanelli

责编:yy,ying

心理评估是什么?

点击了解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