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才明白,多子女家庭与独生子女家庭有本质区别,很现实

2023-03-22     急诊室老苗

原标题:老了才明白,多子女家庭与独生子女家庭有本质区别,很现实

19世纪末,美国有学者提出:

“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独生本身就是一种疾病。”

当然了,这有些言过其实,过度夸大了独生子女在成长中的劣势。

但如果我们留心观察也不难发现,那些独生子女家庭,确实会遇到更多的现实问题。

比如独生子女更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与人合作能力较差,更容易任性骄横等等。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独生子女家庭面临的养老压力,远比多子女家庭更高。

有社会学家曾展开家庭子女数量对家庭幸福程度影响的4次调查,这些的家庭受试者的年龄分别处于20-89岁间。

结果发现,等到父母60岁后,多子女家庭的幸福程度会超过独生子女家庭。

除此之外,多子女家庭与独生子女家庭还有很多本质区别,父母们往往直到老了才能明白。

独生子女家庭最怕的,是父母生病

记得刷到过这样一个视频,把面对老人生病时,独生子女的“分身乏术”表现得淋漓尽致。

河北唐山的一名小伙子,父母同时生病要住院,他不得不在车上召开了“动员大会”:

“爸,你一会去心内科输液。妈,你一会去肛肠科做检查,我去收费处缴费办住院,咱们争取中午在食堂会师啊!”

“有没有信心?有!好家人们奥利给!”

尽管小伙子语气尽量表现得积极,尽可能不给父母压力,但残酷现实仍然令人感同身受,乐观背后是深深的无奈。

这段视频发布后,很多独生子女发出感慨,他们很担心,这就是自己即将面临的真实生活。

是啊,人都有老的那一天,父母生病,离不了子女的照顾。

多子女家庭,如果一个孩子没空,另一个还可以帮衬,总不至于面临分身乏术的窘境。

可独生子女家庭呢?

一旦父母双双生病入院,独生子女肩上的担子有多重,只有亲历者才能体会。

当独生子女长大成人,父母迈入老年之时,他们已从“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变为“万般无奈”。

良好的手足关系,让人受益终生

有研究表明,孩子们放学后与兄弟姐妹待在一起的时间,远远多于和其他人相处的时间。

因为孩子们会在同样的家庭背景下,接受同样的教育方式,共同延续家族传统。

所以即使成年后他们位于不同的城市,这些童年时就被烙印的回忆、情感和责任都会贯穿其一生。

良好的手足关系,对孩子带来的影响是一辈子的。

比如在社交能力上,孩子们可以从兄弟姐妹的社会交往中学习社会认知技巧,提升自己的社交能力,包括如何解决冲突、换位思考、提供情感支持、调节情绪等等。

反观独生子女,因为从小就是家里唯一的“宝贝”,是家庭的中心,往往更容易养成骄纵的性格,更容易以自我为中心。

不过,凡事有利有弊,这种手足关系也像是一把双刃剑:

父母养育得当,两个孩子都会发展得很好;

父母养育不当,两个孩子都会呈现出比较消极的状态。

所以说,父母的养育方式也极为关键,只有父母能够注意孩子的成长状态,及时引导,才能让孩子更健康的成长。

多子女家庭养老压力更小

很多家长之所以会选择“拼二胎”,原因都是想给孩子“找个伴”,将来养老时,负担不至于那么重。

我的大学同学小黎,他和妻子是双职工家庭,双方父母4个,都将近70岁了。

妻子父母来自城市倒还好,至少有养老金和医保,养育压力总不至于那么大。

但小黎自己是来自农村家庭,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干了一辈子,全指望他一个儿子养老。

尽管夫妻俩奋斗多年,也算得上小有积蓄,但小黎盘算来盘算去,要为父母养老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每次父母生病,自己忙于工作无法脱身,不得不请护工帮忙照顾时,小黎都在想:

如果自己有个兄弟姐妹的话,情况是不是会好很多?

事实上,早在2015年,中国社科院人口预测专家就指出:

我国有1.76亿独生子女家庭,他们或多或少,都正在面临着或者将会面临可怕的养老困境。

对独生子女家庭而言,最现实的问题就是,为父母养老的压力更大。

幼时你陪我长大,现在我却无力陪你养老,是对这种情况最真实的写照。

结语:

某乎上有人提问:

独生子女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高赞回答是这样说的:

不敢死,不敢远嫁,特别想赚钱,因为他们只有我。

确实,要想破除独生子女家庭面临的困境,最好的解决方法,可能就是坚实的经济基础,只有“钱”才能解决绝大多数的问题。

今日话题:你觉得多子女家庭和独生子女家庭都有哪些区别?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6e2c291db71d944854c27d4ed736d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