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车”即将量产上路?自动驾驶商用落地再提速

2023-11-18   北京交通广播

导 读

具备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即将面向消费者量产,并且在全国范围内试点上路。昨天(11月17日),工信部、公安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通知,针对3级和4级驾驶自动化的智能网联汽车开启准入试点,业内人士认为北京有望较早进入试点范围。

工信部统计显示,截至今8月,全国累计开放自动驾驶测试道路超过2万公里,部分智能网联汽车已经具备量产应用条件,因此针对3级和4级驾驶自动化的车辆开启准入试点。

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 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工信部官网

全国汽车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王羽介绍,此前量产销售的汽车仅限于2级驾驶自动化,这次是重大突破。“市面上有的车辆已经介于2级和3级自动驾驶之间,比如特斯拉、小鹏、蔚来,包括一汽、东风、广汽的部分车辆有自动驾驶的功能,局部环境下可以由车辆自主控制和运行。今后有自动驾驶功能的车辆只要符合准入要求,就会让企业生产,给消费者购买。

部分车辆具备接近3级驾驶自动化的水平/来自网络

申报试点的车辆要通过测试与安全评估,以及产品准入许可,满足动态驾驶任务执行、人机交互、网络数据安全、软件升级等安全要求。

中国科学院雄安创新研究院认知智能实验室副主任黄武陵介绍,取得准入的车辆要在限定区域内通行,而试点区域的选择也有较高门槛。“要求试点区域有基础设施,还有云端的资源,就是实现人、车、路、云协同,还有用户的一些基础,另外要有提供车辆测试和评估的条件。综合来看,北京具备比较早入选的可能性。”

北京的自动驾驶汽车测试/来自网络

自动驾驶测试车辆跟车/来自网络

开启试点之后,部分区域将进入人类驾驶和自动驾驶混行的状态。黄武陵介绍,试点文件也做出明确规制,保障人类驾驶员的权益。自动驾驶的产品怎样融入混合交通?比如它只顾着驾驶安全,远远地跟车,保留很长的车距,明显不符合正常驾驶员的习惯。产品设计上就会有一些要求,让它融入混合交通。另外,自动驾驶车辆会加一些声光电,显示出车辆的状态,更好的与人类驾驶员互动。

另外,试点车辆必须配备交强险以及单车不低于500万元的交通事故责任保险。同时,在自动驾驶系统激活期间,要准确记录发生严重失效、有碰撞风险等数据。一旦发生事故,要提供事发前至少 15 秒和事发后至少 5 秒的视频信息。

中国科学院雄安创新研究院认知智能实验室副主任黄武陵分析,事故发生前15秒和事故发生后5秒的数据,从技术角度看是足够的,能够判断这个车辆和事故的几方到底是谁承担责任。另外,车企还有黑匣子一样的记录平台,足够做相应的依据。

汽车黑匣子EDR/来自网络

试点工作设置暂停和退出机制,比如自动驾驶系统原因导致死亡 1 人或者重伤 3 人以上的就会退出试点。

全国汽车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王羽介绍,此前智能网联汽车只在部分省市示范运行,这次由国家部委推动在全国试点运行对行业意义深远。“第一,这是智能网联汽车产品从科技走向产业化,走向市场化,最终走向社会化的客观需要。第二,解决了中国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问题。因为部分国家已经开始对自动驾驶汽车进行限制性的准入,我们必须开展试点,推动自己企业的技术进步,完善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验证。”

自动驾驶汽车

您期待么?

转发

评论区一起聊聊吧

内容来源:北京交通广播记者 戚天 、编辑 孙媛 、主编 程艳

编辑:刘慧明

值班主编:车水

监制:赵鹏

点个

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