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摧毁敌军11辆坦克,却因伤势隐姓埋名当招待员,将军登报寻找

2023-12-06     刘明宝

原标题:他摧毁敌军11辆坦克,却因伤势隐姓埋名当招待员,将军登报寻找

1951年3月28日,美军3万余人,向抗美援朝志愿军阵地七峰山发起进攻,此时,七峰山西面和东面的部队已经奉命转移,留守的部队虽然打的艰难,但志愿军将士却士气高涨,一个个高喊着:“向前冲!”,悍不畏死地投入战斗。

在美军猛烈炮火下,志愿军的战士与美军展开了激烈的阵地争夺战,先后11次从敌人手中夺回阵地,看着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时任爆破班班长的雷保森是心急如焚。

子弹打光后,战士们与敌军展开白刃战,战至最后,爆破班只剩雷保森和一名名叫周士武的伤兵,为保存革命种子,雷保森协助身负重伤的周士武滑下山坡,等再回头,敌军已经上了雷保森所在的阵地。

见只有雷保森一人,敌军便起了活捉他的心思,但此时的雷保森已经有了必死的决心,边战边退,想尽办法尽可能地杀伤敌人,不知不觉,便退到了悬崖边儿上。

在被俘与牺牲面前,雷保森选择了牺牲,纵身一跃,便跳下了悬崖。

本以为必死无疑的雷保森,却幸运的在下落过程中,被树枝阻挡,下坠减缓,虽然断了7根肋骨,但却保住了一命,更幸运的是,当天夜里,雷保森便被两位朝鲜农民发现,送进了野战医院。

当时,志愿军的条件并不好,在经过简单治疗后,雷保森被送回了国内,在国内的医院,雷保森又做了数次好几次手术,取出了4个子弹,但腿上和肺叶上的两颗子弹,却再也无法取出。

伤势稍好一些,雷保森便去问医生,自己还能不能再上战场,当从医生口中得知自己的身体条件已经不适合回部队后,雷保森是泪流满面,思虑良久之后,雷保森决定退役,复员返回老家……

雷保森,河南兰考县人,出生当地贫寒农家,雷保森出身不久,他的姑姑被地主家少爷糟蹋,父亲一怒之下,砍死了地主的儿子,一家人开始了逃亡生活,最终,在姨妈家所在的上蔡县落脚。

穷人哪里会有富亲戚?雷保森的姨妈家,同样也不富裕,逃难到上蔡县的雷保森一家人只能住破庙,勉强过活。

麻绳专挑细处断,噩运只找苦命人,在雷保森5岁时,他的父亲因病离世,没了顶梁柱,母亲无法养活雷森堡兄妹几人,先后将他的2个姐姐送给别人当童养媳。

可即便如此,日子还是过不下去,无奈,在雷保森8岁时,母亲把他过继给当地一户雷姓农家,给人家当儿子,这时候,他才有了雷保森这个名字。

过继雷保森的这户农家也不富裕,从13岁开始,雷保森便开始给地主家做长工,尝尽苦楚,17岁时,雷森堡走出农村,前往郑州打工,给人看过果园,后来去饭店当了伙计。

在饭店时,他结识了一位地下党员,从小吃尽生活苦头的雷森堡,得知解放军是为穷人打天下后,毅然跟着此人参加了革命队伍。

在解放军中,雷保森成长极快,不仅精神面貌有了极大改变,而且还练就了一手好枪法,成为一名机枪手,先后淮海战役、上海战役等等,多次荣立二、三等功。

朝鲜战争爆发后,25岁的雷保森跟着队伍跨过鸭绿江,投入战斗,不久,升任爆破班班长。

1951年3月的七峰山战斗时,雷保森带着9名战士,守卫在299.3高地上,看着山脚下一辆辆经过的敌军坦克、汽车,雷保森与战士们开始讨论,如何才能击中这些“铁王八”。

将士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竟然真的让他们找到了办法,作为班长的雷保森决定试试。

他们先在山下隘口处挖一条堑壕,作为隐蔽,等敌人坦克经过,便用火箭筒打敌军头一辆和最后一辆坦克,把敌人的坦克队堵在一起,然后再用机枪封锁敌军步兵,慢慢收拾这些铁王八。

3月27日,美军第三师一个坦克连和一个步兵连开进七峰山,路过雷保森他们挖的堑壕附近,听闻震耳欲聋的坦克声,雷保森与战士们是既兴奋又紧张。

觉得时机已成,雷保森立即下令,让火箭筒组发射,仅一发炮弹,第一辆坦克便趴窝,紧接着,机枪声响起,大战开始。

毕竟是第一次这样做,雷保森也没经验,匆忙之间,见第12辆坦克已经倒出去老远,来不及多想,雷保森摘下一颗反坦克手雷,便朝着第11辆坦克扔去。

手雷落在坦克的炮塔上,立即燃起大火,在机枪手的压制下,美军步兵根本冲不过来,战士们分组突袭坦克,战斗仅仅进行了30分钟,美军的10辆坦克和1辆吉普车,便成了废铁,而且,雷保森所在的爆破班无一人伤亡。

回到阵地的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讨论战斗经过,是兴奋不已,雷保森所在的师,也迅速将此事儿上报,可惜的是,雷保森还没来得及知道自己会获得什么样的奖励,便在第二天的战斗中,跳下悬崖,“不知所踪”。

一个班消灭11辆坦克,这是中国军队步兵班反坦克战斗的最高战绩,因此,雷保森获得“一级战斗英雄”的称号,记特等功一次。

在雷保森跳崖后,他的连队认为他已经牺牲,还给他开了隆重的追悼会,但始终未能找到雷保森的遗体,这让他的领导李耀文将军一直耿耿于怀,隐隐觉得,雷保森还活在人世。

复员回乡后,雷保森被安排进了河南省人民政府招待所工作,担任端茶倒水的接待员。

复员后的他,老老实实工作,在招待所人员极好,对于自己在战场上的经历,是只字不提,仿佛没有发生过一样,日子过得平平淡淡,他的同时只知道他曾经上过朝鲜战场,其余一无所知。

1953年,参加抗美援朝的李耀文将军回到国内,在记功时再次看到了雷保森的名字,于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开始寻找雷保森,为了找到他,甚至还把“寻人启事”发到了《人民日报》、《河南日报》上。

巧的是,这一消息,恰巧被雷保森在招待所的同事看到,在从雷保森口中得知,他便是报纸上要找的人后,立马上报了有关部门。

很快,便有人来找雷保森,雷保森重回部队,可惜因为身体原因,1955年,雷保森再次离开部队,返回家乡。

1957年,作为一级战斗英雄的雷保森,受彭德怀邀请参加了国庆观礼,结束后,又参加了毛主席家中的宴会,毛主席握着他的手,称赞道:“你是志愿军史上的骄傲!”。

回到家乡的雷保森,先后担任上蔡县政协常委、驻马店市老年体协副主任等职,在家乡,他做了830多次演讲报告,因为身体的原因,他经常忍着剧痛,在台上慷慨激昂的讲革命故事,几十年间,听过他报告的,多达50余万人。

2009年,雷保森离开人世,享年86岁。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679b11ecf63fb2deae5802054a1189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