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名声斐然的文人有很多,张恨水就是其中的一个,他以写长篇通俗小说出名,为当时的青年男女所追捧,他的代表作品你一定也知道,比如《啼笑因缘》、《金粉世家》等等,但就是这样一位文学才子,他最开始的感情生活并不是那么如意。
和同时期大多数青年男子一样,张恨水18岁的时候就娶了一个妻子,叫徐文淑,徐文淑是包办娶来的,裹着小脚、不认识一个字,秉性虽然敦厚善良,但追求精神沟通的张恨水对她也实在爱不起来,婚后也一直没有和他圆房,但张母却这样劝说他:“让她好歹有个孩子,在家里有个依靠,以后你想娶偏房家里也不拦着。”张恨水这才听从母亲的话,和徐文淑住到了一起,但可惜的是,徐文淑先后生下的两个孩子都夭折了,等到张母再要求张恨水和她住一起时,张恨水拒绝了,他要到北京去工作,离开家,希望寻找到自己喜欢的女子。
来了北京以后不久,张恨水认识了胡秋霞,这个女子经历坎坷,小时候被拐卖,当过有钱人家的丫鬟,后来暂时居住在贫民习艺所,当时由所里给张恨水和胡秋霞牵线,两个人就这样认识了,虽然胡秋霞和徐文淑一样,也不认识字,但这个女子毕竟是自己选择的,所以张恨水对她很好,帮她取好听的名字、闲暇时候教她读书认字、给她讲自己书中的故事、还把她的身世故事也写进了自己的作品中,和胡秋霞在一起的那段时间,张恨水作品中的很多女性就有着她的影子,婚后两个人也生了三个孩子,在胡秋霞看来,这样的日子简直是之前自己想也不敢想象的,自己没有文化,却嫁给了大作家,并且还得以读书认字。
但其实,在张恨水的心里,还是有一些缺憾的,毕竟胡秋霞从小没读过书,现在也只是粗懂文墨,和他之前心目中向往的才女还有一段距离,这也让他们二人的婚姻在婚后6年迎来了第一次考验。
那时候张恨水认识了一个女子,她家境殷实,还出洋留过学,是众人眼里才貌俱佳的女子,和张恨水相遇之后,两个人也曾互生情愫,张恨水对她各方面都很满意,但后来这位才女却和张恨水提出,如果要娶她,必须和前两位太太离婚,张恨水郑重思考以后,拒绝了她的要求,从此两人分道扬镳,因为他想到了如果自己和她们离婚,那她们今后就会过得很艰难,尤其是胡秋霞,毕竟他对她还是有感情的,而且他们还有三个孩子,总之,在张恨水的原则里,他可以允许自己喜欢别的女人,但始终坚定不和两位太太离婚。
这一次,胡秋霞和张恨水的婚姻也算是经受住了第一次考验,后来张恨水还带着胡秋霞参加了这位才女的婚礼。
但令胡秋霞没想到的是,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张恨水的生活中又出现了另一位才女,叫周南,她的方方面面张恨水都很满意,而且她也从来不介意他有两名妻子,所以这一次,尽管胡秋霞为此大吵大闹,张恨水还是坚持把周南娶进了家门,从此以后,和周南在一起的时间远远超过和胡秋霞在一起的时候,甚至到后来张恨水一直把周南带在身边,而胡秋霞和徐文淑都待在老家,胡秋霞虽然和张恨水还是名义上的关系,但婚姻也渐渐淡漠到名存实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