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心中贼是关键!我驻德大使馆:谨防假冒国内公检法名义电信诈骗

2023-04-27     瑜说还休

原标题:破心中贼是关键!我驻德大使馆:谨防假冒国内公检法名义电信诈骗

据2023年4月27日《北京日报》报道称:“我驻德大使馆:谨防不法分子假冒国内公检法名义实施电信诈骗”

“本周,不法分子假冒德国电信公司及国内公检法名义实施事件频发,常见手段是以、涉嫌违法犯罪、跳转国内警方通话等为由,引诱当事人提供个人情况或操作银行转账,导致在德中国公民特别是留学生遭受经济损失”。

中国驻德国大使馆郑重提醒在德中国公民:

“一、请不要在电话中向陌生人透露自己的姓名、出生日期、护照号码、银行卡号、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如接到疑似诈骗电话,请立即挂断或进行多渠道核实”。

“二、使领馆不是执法机构,不会向您转交所谓可疑紧急材料。如提及金钱交易,包括但不限于取保候审金、自保金,切忌直接转账”。

“三、国内公检法不会要求您对案件保密不向任何人透露,或每小时让您报告行踪。一定要向身边亲友、同事寻求帮助,或拨打中国领保热线12308(24小时),多方求证真伪”。

……

现在看来,电信诈骗团伙不仅将矛头指向国内的公众,现在还骗到五大洲了!

近年来,通过电话、网络聊天工具等方式,再以刷单、杀猪盘、网络博彩、投资购物等形式实施电信网络诈骗,多年来时有发生。其实,这些电信网络诈骗也仍是万变不离其宗,其仍然呈现几大特点:

一是充分利用电话、网络等电信手段,隔空进行诈骗,这样既可以让骗子不易暴露,也让行骗行为借助现代传播手段得以轻易实现。特别是身在国外的骗子们,更是自认国内的警方有点鞭长莫及,在电信诈骗时更是有恃无恐。

二是电信诈骗者都有大致通用的套路与话术——说白了,就是一种其惯用的PUA骗术。

比如通过假冒警方等权威身份,恐吓并诈骗群众;还有利用一些无知群众的贪欲无度心理,通过打感情牌等手法,一步步设下圈套,令被骗者走向不归路。

三是被骗群体多是女性、老人及学生——骗子们抓住这些群体要么是整体文化水平低、智力水平下降;要么是社会经验不丰富等弱势特点,令其骗术做到了“有的放矢”。

四是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除了因无知被恐吓而受骗之外,群众受骗的最大和最本质原因,显然就是有了发意外之财和不劳而获等贪欲之心!

要坚信只有通过正常的付出、合法的劳动,才是获得收益与财富的正路,而不是想着“天上掉馅饼”式的不劳而获,更不要有“一夜暴富”的过度贪欲之心,就能将此类诈骗远远地拒之于门外了。

要想做到这样的心态,一方面包括本人及家庭、社会等,应该帮助易受骗群体提升认知能力;同时全社会要加大宣传防骗力度,特别是争取做到人人下载反诈APP,构建出对群众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防护、保护网。

另一方面则更为关键,也是具有决定性和根本性的作用,那就是要像王阳明所言的“要破心中贼”——破除过度的利欲、贪欲之心,才能自我建立起防骗反应的基因、功能,随着人人防骗知识、素质的提升,尤其是破除了贪欲之心后,骗子们纵然有千般花招,我等只要心如止水,其又奈我何?【原创评论:瑜说还休】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624e0e536040a1b96c75dee17a86e5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