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一直都不是很受家长的重视,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中考分流政策被提出。
如果学生在初中的时候不努力的话,很有可能被分流出去,这就意味着学生和高中无缘了。
在家长心中,能够考上高中就相当于半条腿迈入了大学,但随着大家对教育的重视,参加高考的学生人数也越来越多,学生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考上了高中并不代表着就能考上大学,因为高中的学习压力是非常大的,知识点的难度也比较大等等。
综合因素导致学生的成绩越来越不好,但很多家长都相信“不到最后一刻,就会有翻盘的可能”。
其实这没有错,但大多数高中生都不太适用于这句话,除非学生的有很强的学习天赋,而且在老师心中,学生有没有大学命,在一开始就能开出来。
学生有没有“大学命”,从这两科成绩中就能看出端倪
对于学生的学习问题,班主任老师是最有发言权的,而且班主任老师带过一批一批的学生,经验非常的丰富。
同时也可以通过学生的成绩判断出学生是否能考上大学,对于学生有没有“大学命”这件事,班主任老师表示主要就看这两科成绩。
到了高中,大多数学生对于数学和物理这两个科目都十分的头疼,因为实在是太难了,学生自己就放弃了学习,导致偏科。
而这两科就是决定学生能否上大学的关键,首先说说数学,从上小学开始,学生们就开始接触数学。
但是小学和初中的数学是比较简单的,但是等到了高中,数学的难度是非常大的,而且公式和概念越来越多。
有很多相似的概念和公示,学生很容易混淆,考试的时候自然就做不出来,而且高中的数学需要学生有很强的思维逻辑能力。
尤其是现在出题越来越灵活,学生要是公式概念掌握的不好,思维能力在差点,是很难把题目做出来的。
而且数学也是一个比较极端的科目,好的是真好,每次考试成绩都在140往上,甚至还有考满分的。
不好的也是真不好,连及格都到不到,每次考试成绩都是六七十分,一个科目的分差就能达到至少50分,学生之间的差距一下子就拉开了。
再来说说物理,在新高考模式下,很多学生为了将来能有更多的专业可选,在明知之间不擅长物理的情况下,也依然选择了物理这个科目。
物理这门学科是一个偏重实践的科目,但是很多学校条件有限,并不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全靠老师讲,学生想象,在加上教学进度比较快。
没有天赋的学生很难把物理这门学科学好,一开始的基础就不好,到后期也没办法进行能力提升,成绩差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而且换句话说,学生在面对数理化的时候,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蒙都不知道从何蒙起,不想文科只要沾点边就会得分。家长要重视别不信。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两科成绩不好,学生就一定考不上大学
凡事都不是绝对的,数学和物理这两门科目成绩比较差,学生也可以通过擅长的科目来弥补。
比如学生数学不好,只能考70分左右,但是语文成绩比较好,就可以来弥补数学分数,但前提条件是,学生的语文成绩要特别的优异,能考出120或130的成绩才可以。
但很少有学生能做到这样,所以学生还是要努力学习这两个科目,最起码也要达到及格的分数。
要想提高数学和物理成绩,学生可以从这两方面入手
对于这两个科目,刷题其实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在刷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也能熟悉题型,掌握作答技巧。
不过在做题的过程中,学生也要善于思考,不要一碰看起来复杂一点的就放弃,有些题目只是看起来复杂而已,要认真思考,总结,学会举一反三。
还要学会利用错题本,很多学生都有错题本,但是却不会用错题本,只是把自己做错的题目整理下来,却从来不翻阅。
数学和物理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同一类型的题目,解题过程和思路都是差不多的,只要学会了模板,以后在遇到这类题目时,就会得心应手。因此错题本不仅要积累更要多翻阅。
话题讨论
你觉得这两个科目是决定学生能否上大学的关键吗?欢迎大家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