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呼和浩特9月3日电 (记者 张林虎)“201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301.6亿元,人均GDP由1952年的194元增长到2018年的41573元,城乡居民人均银行存款由1978年的24元增加到2018年的2.37万元。”9月3日,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长郝茂荣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通辽专场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表示。
通辽地处内蒙古东部、科尔沁草原腹地,是我国蒙古族人口第一大市,是中华文明三大源头之一的“西辽河文明”核心区域,“敖包相会”从这里传唱大江南北,素有“中国安代艺术之乡”“科尔沁民歌之乡”“乌力格尔之乡”等美誉。
据郝茂荣介绍,通辽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由1978年的423元和151元,增加到2018年的31936元和13797元。家庭消费已由“老三件”“新三件”升级为住房、汽车、出国留学和旅游,全体居民恩格尔系数26.27%。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通辽不仅经济实力提升跨越,城乡面貌同样发生了巨变。如今,通辽城市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1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近20平方米,农牧民住房基本实现砖瓦化,人均拥有住房面积30平方米,行政嘎查村全部通沥青(水泥)路、通班车、通电、通邮,近95%的行政村通宽带。
与此同时,通辽还形成了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实用便捷的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758平方米,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标准化、均等化建设走在内蒙古前列,少数民族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
“我们在全区率先实现苏木乡镇、中心嘎查村幼儿园全覆盖,民族教育优先发展,旗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部通过国家评估认定。嘎查村卫生室基本达到标准化建设水平,旗县级医院整体达到二甲以上水平,公共体育场馆和全民健身场所人均2平方米。”郝茂荣说。
据悉,通辽近三年累计民生投入900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0%左右。“2013年以来,实现减贫19.9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1.2%下降至1.4%,科左后旗、开鲁、扎鲁特旗3个贫困旗县2018年实现脱贫摘帽。”郝茂荣说。(完)
来源: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