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富士康在郑州大规模招工的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有传言称,这是由于印度生产的iPhone良率仅为50%,导致富士康不得不回到中国。然而,富士康科技集团董事长刘扬伟对此予以否认,他表示印度制造的iPhone与中国大陆制造的没有什么差别。
那么,富士康为何又重新加大在中国的产能呢?这背后其实反映了苹果公司的战略调整。作为苹果最大的代工厂,富士康的生产布局很大程度上受到苹果公司的影响。苹果此举可能是为了重新平衡其全球供应链,同时也是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众所周知,苹果在中国的销量近年来有所下滑。面对这一局面,苹果需要采取措施来改善与中国的关系。在华为突破芯片技术之前,高端手机市场基本被苹果垄断,消费者即便不满意也别无选择。但随着华为推出Mate 60等优秀产品,局势发生了变化。
现在,苹果对中国市场的需求似乎超过了中国对苹果的依赖。正如古语所言"攻守之势易也",如今的苹果不得不拿出更多诚意来维系与中国的关系。否则,一旦中国采取反制措施,对苹果的影响将是巨大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富士康增加在中国的产能也符合其自身利益。中国拥有成熟的供应链体系和高素质的劳动力,这为高效率、高质量的生产提供了保障。刘扬伟强调,河南是富士康在中国大陆最大的厂区,高峰时期员工人数达到40多万。这样规模的生产基地,不可能轻易放弃。
值得注意的是,富士康此次在郑州的招聘力度空前。据报道,郑州富士康近期发布了"全年最高价"招聘信息,提供了高价小时工和返费工两种模式,薪资待遇颇为诱人。这表明富士康正在为即将到来的生产旺季做准备。苹果通常在每年9月推出新机,因此9月至12月是富士康的生产旺季。从5-6月开始,富士康就会陆续开始招工,到7-8月进入大规模招募阶段。这次招聘行动恰好符合这一规律,也从侧面印证了iPhone新机即将投产的消息。
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忽视苹果正在逐步将部分产能转移到印度的事实。据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数据显示,2023年印度制造的iPhone、AirPods、Mac和iPad在苹果产品中的份额预计将分别达到7%、2%、3%和3%,较2022年有明显增长。更值得关注的是,有消息称苹果计划在未来三至四年内,将印度生产的iPhone占比从目前的14%提升至25%。这表明苹果正在积极布局印度市场,以分散风险并开拓新的增长点。
不过,中国市场对苹果来说仍然至关重要。摩根士丹利预估,苹果2023年来自印度的收入将增长42%,达到87亿美元,而iPhone出货量将增长39%,达到920万台。相比之下,中国市场的体量和潜力显然更大。
写在末尾富士康回流中国的消息引发了人们对全球科技产业格局的思考。在华为等中国企业不断突破技术壁垒的背景下,苹果与中国的关系正在发生微妙变化。未来,我们或许会看到一个更加平衡、互利共赢的产业生态。无论如何,这场博弈的结果都值得我们拭目以待。
#深度好文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