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这两天,一条考研报名的新规定在网上引发热议。教育部明确要求,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照片必须保持真实,不得使用经过美颜、修图等处理的照片。
"海马体照片"这个词让不少人困惑。其实,这是近年来流行的一种高度美颜的证件照风格,因为拍摄效果与某品牌照相馆相似而得名。这种照片往往会将人的五官进行夸张美化,让照片看起来与本人差异较大。
记得去年我去办理证件,照相馆的师傅递给我看样片时,我愣是没认出那个"精致完美"的人是自己。皮肤细腻得像瓷器,眼睛比原来大了一圈,下巴更是莫名其妙地变尖了。这让我不禁想起前几天看到的一则新闻:有用人单位表示,新员工入职时看证件照像明星,见面却判若两人,着实让人哭笑不得。
国家为什么要出台这样的规定?
是为了确保考试公平公正。研究生考试是国家级考试,对照片的真实性要求本就应该很高。试想,如果考生和照片差异太大,考场监考老师该如何确认考生身份?这无疑会给考务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这也是在培养一种诚信意识。求学之路,诚信为本。从报名环节就开始规范,让考生以真实面貌示人,某种程度上也是在传递一种价值导向。
这则新规在网络上引发了热烈讨论。有人说:"终于不用花那么多钱拍证件照了。"也有人担心:"素颜照片会不会影响录取?"
回想十年前,我们拍证件照时,摄影师最多也就帮调整一下光线明暗,修掉脸上的几颗痘印。可如今,美颜技术的发展,让证件照也"卷"了起来。动辄几百元的"精修照",让不少人觉得"不美颜都不好意思拿出来用"。
这不禁让人思考,为什么我们会对现实中的样子如此不自信?
前不久在北京地铁里,我看到一个女孩对着手机自拍。屏幕上的她皮肤白皙,眼睛又大又亮。可当她放下手机,我看到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年轻人。这种现实与虚拟之间的巨大落差,或许正是当下年轻人面临的一个普遍困扰。
这次考研报名新规的出台,某种程度上也在提醒我们:在追求完美的路上,别忘了保持真实。毕竟,每个人的模样都是独特的,都有属于自己的光芒。
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474万人,预计2024年这个数字还会继续增长。面对如此庞大的考生群体,新规的出台无疑是确保考试公平、提高管理效率的必要之举。
最后说个小插曲。前几天我翻出十年前的证件照,虽然构图简单、清晰度一般,但看着照片中那个青涩的自己,反而觉得特别真实,特别珍贵。或许,十年后的考生们,也会感谢这个让他们保留了最真实样子的规定。
参考信源:
澎湃新闻—2024-11-05—(冲上热搜!"考研报名禁用海马体照片",多方回应)
观察者网—2024-11-05—(多个考研考点禁用海马体照片报名,海马体回应)
财富中文网—2024-11-04—(热闻|官方回应“考研报名不能使用海马体照片”,多地已实施证件照优选等服务)
参考信源:
澎湃新闻—2024-11-05—(冲上热搜!"考研报名禁用海马体照片",多方回应)
观察者网—2024-11-05—(多个考研考点禁用海马体照片报名,海马体回应)
财富中文网—2024-11-04—(热闻|官方回应“考研报名不能使用海马体照片”,多地已实施证件照优选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