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吃了“见手青”以为自己是奥特曼...专家:有毒!

2023-07-19     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原标题:男子吃了“见手青”以为自己是奥特曼...专家:有毒!

撰文/史军

据报道,近日,一男子吃“见手青”产生幻觉以为自己变成奥特曼。“见手青”到底是什么?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见手青”是什么

有一类蘑菇,只要用手轻轻地捏或触摸,触摸的地方就会出现青绿色的痕迹: 当把这类蘑菇切片时,这个变色过程就更为明显,这类蘑菇便被称为“见手青”。

见手青

见手青,学叫小美牛肝菌。食用没有完全加工熟的见手青会引发幻觉,这在菌子产地是常识。有人描述见手青引起的小人国幻觉,”眼前到处都是忙碌的小人,桌子上、墙壁上甚至是大树上,都有无数的小人,简直就像童话中描述的小人国。“

目前的研究表明,小美牛肝菌中所含的毒素类似于麦角酸乙二胺(LSD),后者是一种致幻药物。说起来,LSD的发现还有几分传奇。在中世纪,人们发现食用"长角”(其实是麦角菌的子实体 )的麦粒后,会出现妄想、精神分裂等症状。直到1938年,瑞典的一位科学家艾伯特·霍夫曼在实验室里提取出了麦角酸乙二胺。戏剧性的是,艾伯特·霍夫曼能认识这种物质的作用来源于一次不规范的操作。霍夫曼在实验中意外吃下了少量LSD,随后他的思维开始不受控制,世界的色彩发生了变化,之后这种症状逐渐消失。好奇心旺盛的霍夫曼想找到真正的原因,于是他服用了250微克的LSD。结果,预想的幻觉来到了,整个世界仿佛被哈哈镜扭曲了一般,房间里的物体似乎都变成了怪物。还好,第二天药效消退之后,一切都恢复了正常,没有留下什么后遗症。

至于小美牛肝菌,除了致幻之外,还会引发呕吐、腹泻等强烈的肠胃反应。所以,还是果断放弃借菌子体验幻想世界的想法吧!

混乱的牛肝菌家族

在云南,吃牛肝菌已有很长的历史,在成书于明代的《滇南本草》中就有关于牛肝菌的记。不过,像我这样载,“气味微酸、辛,性平”的饕客,通常关心的不是其养生效果如何,而是能不能吃,好不好吃,这就得认清我们盘子中的牛肝菌了。

实际上,我们所说的牛肝菌并不是一种蘑菇,而是一个近400种的庞大家族。这此蘑菇分属于59个属,常见的有牛肝菌属、金牛肝菌属、圆孔牛肝菌属、裘氏牛肝菌属等10多个属。其中,中国可食用的牛肝菌多达199种,单单出现在云南市场上的就有45种。庞杂的牛肝菌家族有一些共同特征,比如它们的菌柄都比较粗大,所以得了个“大脚菇”的俗名。另外,牛肝菌的菌盖都比较厚实多汁,这也是它们受到食客青睐的原因。再加上其特有的类似坚果或松脂的香气,确实是让人垂涎的好东西。但是,这样的蘑菇为什么没有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呢?

牛肝菌中的危险分子

2011年,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李树红在云南收集了310份商品牛肝菌,其中有5种是有毒牛肝菌,包括绿盖粉抱牛肝菌、圆花抱牛肝菌、黄粉末牛肝菌、紫盖牛肝菌和小跑粉抱牛肝菌。这些牛肝菌的毒性分肠胃毒性和神经毒性两大类,比如黏盖牛肝菌和黄粉末牛肝菌会引发强烈肠道反应,而细网柄牛肝菌能引发溶血和肝脏损伤。

蘑菇的危险不止于此,很多毒蘑菇还有个迷惑人的手段一一假愈期,其中,最典型的当属致命鹅膏。吃下这种蘑菇不久后,食用者会出现恶心呕叶等剧烈反应,随后症状逐渐缓解。要是你以为平安无事就错了,这个时候,食用者体内的转氨酶急剧升高,肝脏发生损伤,48小时之后,不适症状会再次出现,这时,就算华佗在世也没辙了。所以,如果吃野生蘑菇出现不适症状,一定要在第一时间携带样品去医院寻求专业帮助。切勿错过了治疗的黄金时期。

本文来自《知识就是力量》杂志,原标题《牛肝菌:搅和肠子和脑子的大蘑菇》,撰文/史军,有删改,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4d859a2724804c4e279f1cbf53cea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