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的时候,为什么魏忠贤可以一手遮天?

2022-07-30     仲安筠

原标题:明末的时候,为什么魏忠贤可以一手遮天?

明末的时候,为什么魏忠贤可以一手遮天?

魏忠贤之所以成为朝中一手遮天的宦官,被人称为九千岁,甚至各地都纷纷给他建庙立祠。这种现象既有历史遗留原因,也有当时皇帝昏庸的因素。

朱棣开启任用宦官的先例

朱元璋当初立下规定,宦官如果敢干预政事,立马便要被砍头。可是到了朱棣时期,因为宦官在靖难期间给他通风报信,朱棣偷偷摸摸地便把这个规定给改掉了。许多宦官被委任为监军、矿监,开启了任用宦官参与政事很坏的一个示范。

此后的君主,对此也不醒悟。发生了土木堡之变,被敌人掳走的明英宗,后来回来之后,对于造成此变的王振不仅不埋怨,还刻了一个木人怀念他,可以说至死不悟。明朝中后期之后,这股宦官专权的风气,便一直蔓延至明朝灭亡。

嘉靖、万历荒政

因为大礼议之争以及后期追求长生不老,嘉靖甚至几十年没有上朝理政。这就给了奸臣、宦官把持朝政的机会,也给后面的皇帝做了一个很坏的榜样,使得许多后世的皇帝也开始有样学样。万历前期有张居正辅佐,还算一个合格的皇帝。等到张居正去世之后,万历皇帝三十年不上朝,而且开始与民争利。这些皇帝不能励精图治,反而是积压下大量问题未能解决,给后世子孙做出了极坏的榜样。使得天启皇帝心安理得地做自己的木工活,魏忠贤也便有了大肆揽权的机会。

朋党与宦官交相为祸

万历时期,朋党渐起。初期朋党只不过是为了把持朝局,后来便蔓延到边疆战事。而且,为了争夺朝堂上的话语权,朋党除了与其他党派的人相争之外,还要与宦官集团或争夺或联合,这样就使得宦官和朋党交相为害。而皇帝为了制约文官的朋党势力,又不得不借助于宦官集团。如此一来,便形成了恶性循环。一直到明末,这种格局其实都未能改变。各种问题交缠在一起,这也给了魏忠贤顺势而起的机会。

天启皇帝自身的原因

天启皇帝也跟自己的祖宗学会了,不喜欢上朝,一心躲在后宫做木工。而且天启皇帝更蒙昧的是,对于乳母客氏过于宠信。他每想到客氏的时候就要流涕,看不到她就吃不下饭。如此这般,简直是一个黄毛小儿。但悲哀的是,他的身份是大明皇帝。魏忠贤讨得客氏欢心之后,自然牢牢掌控了天启皇帝。甚至逼迫先皇妃子自尽,悄悄打掉皇后的孩子。天启皇帝被蒙蔽到这种程度,魏忠贤大肆操纵权势,自然也是轻车熟路了。这也与魏忠贤泼皮无赖的身份有关,机谋巧诈,层出不穷。而且和客氏两恶相济,危害更大。

综上所述,魏忠贤之所以能一手遮天,其实和延续下来的政治环境密切相关。宦官不得参政的桎梏被打破,皇帝多年不上朝的坏榜样多次树立,为了平衡文官集团,宦官势力自然被启用。再加上当时的天启皇帝昏庸无知,被狡猾的魏忠贤操弄于股掌之上,魏忠贤从皇权那里分得极大的权力。虽然魏忠贤号称九千岁,权势滔天于一时,但是他的权势都是依附皇权而存在的。等到崇祯一上台,即使毫无根基,也能迅速铲除魏忠贤。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4a246b1bab18c3d954768106dd00c3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