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恶棍”董其昌,书法却“仙气四溢”,随手之作,犹如圣教序

2023-09-23   书法网

原标题:“一代恶棍”董其昌,书法却“仙气四溢”,随手之作,犹如圣教序

“一代恶棍”董其昌,书法却“仙气四溢”,随手之作,犹如圣教序

“一代恶棍”董其昌,书法却“仙气四溢”,随手之作,犹如《圣教序》重现

贞观十九年(645年)正月,玄奘结束了长达19年的“西行之旅”,重新回到长安,并带回了600多本经文,使中外文化得到交流跟融合。

唐太宗李世民还专门建立译经院,让玄奘翻译经书,而经文的空旷宁静之气,跟淡泊平和的处世理念,能提高一个人的思想深度跟境界。

受到唐代历任帝王的推广,例如武则天、唐高宗为了让百姓也能体会经文之妙,还设立“抄经生”一职,让这些典籍历久弥香,流传千百年不败。

来到明代俘获了董其昌的“芳心”,在部分历史资料记载中,董其昌欺男霸女,唯利是图,因“民抄董宦”之事,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实乃“一代大恶棍”,不过这些事情的真实性有待考察,目前没有明确的可靠记载,而且董其昌十分崇尚禅宗,追求清淡幽远、祥和安宁之境。

常常与大师们品析经文,从恬淡自在,至纯至善的理念中,获取艺术灵感,他先是深入魏晋,取学“二王”灵秀遒逸的用笔,参悟空灵简远之气。

将其为根基进行改造深化,提笔就直通禅心,以天真幽淡的墨色,和生涩秀润的运笔,营造出率真淳朴之美,一提一按都“仙气四溢”。

例如从这卷《书藏经后序》来看,此作是董其昌于万历四十六年,随手抄写的一篇经文,全卷以行书写就,尽显“董字”晚年的醇厚清雅之美。

用笔直率飘逸,圆转舒畅,笔锋藏露兼具,内在含蓄典雅,节奏上明快潇洒,风姿与王羲之颇为相像,犹如《圣教序》重现人间,但还有几分独特的个人之风。

董其昌认为“独立万物之表者,淡是也。而大雅平淡,关乎神明,非名心薄而世味浅者,终莫能近......无门无径,质任自然,是谓之淡。”

“淡雅”美学虽然让点画外表看似平凡无奇,但内在绚烂深厚,沉淀世俗尘埃变的历久弥新,每一笔简朴归真,在娴熟柔润中,突出枯湿生疏。

但前后反差毫不造作别扭,王僧虔曾在《笔意赞》中说:“必使心意于笔,手妄于书。心手达情,书不妄想是谓求之不得,”董其昌在禅宗的影响下。

每次书写时都能心平气和,进入心手两忘的专心致志之境,摒弃杂乱的想法,充分把控笔画、章法间结构布局的和谐,即便风格相反也不会产生冲突。

时常临摹此作,可以让用笔生动多彩,展现出多重变化跟势态,加强趣味跟艺术性,为之后深入魏晋提供动力,还能用来陶冶情操,炼化自身气质跟心性。

真迹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经多方努力我们对董其昌的《书藏经后序》进行超高清复刻,采用博物馆级别,12色超高清微喷复刻工艺。

对比原作进行1:1还原,目前还全新推出一款经折装,可以随意翻折,占用空间较少,不仅方便临摹跟查找,还利于出行时随身携带。

卷中字体极为清晰,墨色浓淡以及笔法转变等细节都清晰可见,与真迹毫无二致,见此品如见真迹,若您喜欢可以点击下方商品链接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