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王朝皇位的传递一般是传给自己的孩子,但有的时候也会因为其他的原因发生一些例外,比如在明朝时,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被敌方抓获,当时的孙太后便采纳了忠臣于谦的建议,立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为皇帝,这样一来,朱祁镇就成为了太上皇。
这显然是诸多大臣没有料到的事情,随着皇帝的病越来越重,皇储之位也一直空悬着。许多朝中大臣希望皇帝在弥留之际可以定下继承人。朝廷大臣经过商量后,推荐朱见深为太子,但有的人认为朱见深曾经就是太子,他已经被废过一次了,所以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他再一次登上储君之位。
其实孙太后的意思十分明确,朱祁钰虽然是个皇帝,但江山还是朱祁镇的,只要朱祁镇回来了,朱祁钰便要将皇位和江山全部原封不动的送还给朱祁镇。而朱见深作为朱祁镇的亲生儿子,有她这个奶奶在后面扶持,也一定可以稳坐太子之位。但后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似乎就和孙太后当初的预想产生了一定的偏差。
于是他便将目光投入到一直在深宫中被幽禁的明英宗朱祁镇的身上。朱祁镇虽然在后宫中,但他仍对皇位抱有幻想,石亨的到来显然给他的复辟之路点燃了火把,两个人经常凑到一起去谋划复辟之路。
朱祁镇登上皇位后便将年号改为天顺,意思是自己重新登上皇位就是顺应天命。他随后也为自己曾经遭受的苦难一一报仇血恨,首先他没有让弟弟朱祁钰葬在皇陵中,反倒将他贬成了一个王爷。其次曾经劝说孙太后辅佐朱祁钰称帝的于谦也遭到了惩罚。
这一切也让朱祁镇大为恼火,毕竟他曾经当皇帝当的好好的,只不过是外出打个仗回来,自己的皇位就不见了,这是他无论如何都不愿意容忍的。如今他有机会再登皇位,又怎么能放弃这个大好的时机呢?与其说朱祁镇再夺回皇位,还不如说他是在和自己的儿子抢皇位。
历史上的孰是孰非我们并不知晓,但在历史上,朱祁镇确实并非一个明君。甚至有人说,在他接手明朝政治之后,险些让明朝灭了国。这足以看出一个人的心胸狭隘,是根本无法登上皇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