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故事内容为网友“柚子芒果桃”的生活经历,她不在乎父母重男轻女,因为早就对生活做好了规划,但父母却见不得她过得比弟弟好。以下内容已隐去真实姓名,网友们认为遇到这样的父母应该怎么办呢?
我从小就知道父母重男轻女,而且我也完全能接受他们的观念:家里的钱是弟弟的,债是我的,我生下来就是为了照顾弟弟的,就是为了让弟弟过得好。也许大家会觉得不可思议,但如果你长期活在这样的洗脑中,你也会这样想的,相信我,我身边好几个朋友都是这样。
虽然我有这样的观念,但我从小到大其实并没有受太多委屈,该上学的时候让我上学,吃的喝的用地并没有短缺我,这应该是我比大部分被重男轻女折磨的姑娘幸福的地方,也因此我并没有因为爸妈给我灌输的思想就怨恨家里,一直和我父母、弟弟关系都很好。
可这一切和谐的现象都在我工作之后变了,自从我开始上班,我妈就以给我存钱当嫁妆为借口,每个月跟我要2500块钱。我刚工作的时候,一个月的工资才2800块,我还要吃喝,还要坐公交车,还有必要的社交,刚毕业那一年我一件新衣服都没买,朋友也越来越少。
好在收入渐渐高了起来,但我经过那一年的节衣缩食,习惯了过极简的生活,说到底就是抠,虽然很多人看不起我,觉得我就是个守财奴,但我其实手里也没有多少钱,我之所以后来有了一些闲钱但仍不舍得花,是想要给自己安个家,买个小房子,房子不仅能升值,还会让我以后找对象加分。
说到找对象,也是一大愁事,毕业4年了,我一开始还相亲过几次,但后来连给我介绍的人都越来越少了,不是别人看不上我,就是我看不上别人,我只好劝自己缘分没到。倒是我发小跟我开视频的时候跟惊讶地问我:“你还穿上学时候的睡衣呢?”我那时候还反问她:“那又怎么了?不光睡衣,我好多衣服也是大学时候的。”
现在想想,大概那时候衣品差,长相一般,又不打扮不化妆,任何有可能花钱的社交活动都不参加,所以才渐渐没有朋友,也没有认识异性的机会吧。我总劝自己:没关系,努力买房吧,买套房子,会有好男人看到我的努力和价值的。
理想总要比现实骨感得多,还没等我买上自己的小房子,弟弟就要结婚买房了。我很惊讶:“咱们家不是有房子吗?150平方的房子,你们四个人住很宽敞啊,以后有了宝宝也完全没问题的。”我妈解释说:“你弟的女朋友娘家给她买了房子当陪嫁,说要么你弟弟有房子,要么给30万彩礼,我算计着不如给你弟买套房子,写他自己的名字。”
就这样,我辛辛苦苦攒的10万块钱被我妈拿走了,看到弟媳妇因为婚前有套房子就能这么硬气,更加坚定了我买房子的决心,我跟我妈说:“既然你给我弟结婚买房了,我也出力不少,以后我就不往家拿钱了。”我妈当然不同意,说生养了我,必须要给生活费,还说也会跟弟弟要。
哎,我妈都这样说了,我能怎么办?但我提出给1500,我妈很为难的同意了,但一直跟亲戚们说我小气,说我找对象不中用,自己攒钱倒很拿手,说我是个赔钱货,肯定是想攒钱以后留到婆家用……总之各种难听的话都通过我姑姑姨姨家的表姐妹们传到了我的耳中,这样一来,我更加不会多给她钱了。
又过了5年,我终于攒够了首付一套小房子的钱,也终于拖成了32岁的大龄剩女。我爸妈每次见到我都催我结婚,说我给他们丢脸。弟弟家的孩子都6岁了,我还单身呢。本以为有了房子,找对象就可以好好挑一下了,没想到我的年龄成了最大障碍,好多人听说我这个年龄,家里还有个弟弟,马上就退缩了。
我开始注重打扮保养,既然已经不是妙龄少女,就把自己打扮成轻熟女,没想到形象一变,迷倒一片,我也有了自己的追求者,最后我和看起来最老实可靠的毛林谈起了恋爱,他比我大一岁,有全款房车,得知我的房子还有贷款,毛林表示以后可以一起还贷,但结婚就不给我彩礼了,我同意了,不是因为房贷,而是我太需要结婚了。
本以为爸妈会兴高采烈给我准备婚礼,没想到得知我想结婚的消息,爸妈第一反应不是要求见见毛林,而是惦记起了我的那套房子,我妈开门见山的跟我说:“闺女,婚前财产属于娘家,快把房子过户给你弟弟吧,让你弟弟给你保管着,反正毛林答应了跟你还贷款,落你弟弟的名字更能保护你。”
看我爸妈表面为我着想,其实就是想算计我房子,我真的生气了:“你们催着我结婚,怎么我结婚你们就开始跟我要房子了?”我妈还越抹越黑的跟我解释:“不是跟你要房子,他家不给彩礼,以后还房贷也是共同财产,你离婚还是赚不到便宜的,而且婚前财产就应该留在娘家,爸妈才是你坚强的后盾。”
我根本不想听我妈这些解释,完全就是想图谋我这套房子,完完全全补贴给我弟弟,所以我生气的说:“什么婚前财产属于娘家,什么不给彩礼说吃亏不赚便宜,这话你敢跟弟媳说吗?她可也是带着房子嫁过来没有彩礼的,你怎么来回不是一个礼啊?算计人你是能手。”
我没有满足我爸妈的要求,他们开始不理我了,如今毛林家都看好结婚吉时了,但爸妈却迟迟不肯帮我准备婚礼,就连喜被之类都没有准备。我催了我妈一次,我妈只是冷冰冰的口头答应,并没有真的行动起来,我想好了,如果我爸妈不管我,我就在自己的房子里出嫁,以后就当没有娘家了。
事事儿有话说:这个家庭并不是典型的“重男轻女”和“扶弟魔”,虽然一开始父母要生活费,有重男轻女的成分,但造成的最大影响并不是姑娘无底洞似的补贴娘家,而是她变得越来越小气,越来越抠,最后因为一点小矛盾和爸妈翻脸。
母亲说的婚前财产属于娘家是不对的,但共同还贷确实是共同财产却没有错。虽然爸妈婚前就开始考虑以后她离婚吃亏赚便宜的事情不合适,但未尝不是换个角度为她考虑。可问题是爸妈之前的行为已经让这个姑娘变得只对钱和房子亲,后来爸妈的经营算计只会让姑娘越来越反感。
这就是父母之爱和我们感受的差异,在我们看来,父母很多自以为是的行为真的很难理解,这种时候我们本应该和父母协商解决这些问题,但往往两代人之间交流的困难,使事情变得越来越棘手,甚至上升成了家庭矛盾,造成不必要的感情伤害和遗憾。
本文由大侠李事事儿原创,欢迎关注,带您一起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