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妈妈群里有小伙伴提出这样的问题:现在的年轻人是不是太现实了,还没结婚就想着离婚后怎么分钱。
我小姑子研究生毕业后留在了北京,并且在那里谈了个男朋友。前阵子,双方父母见过面后,俩人就准备买房结婚了。
为了买到合适的房子,小姑子和她男朋友也跑了不少楼盘。后来总算选中了某个价钱适中,交通也比较便利的楼盘。
结果,去售楼部签订买房合同之前,小姑子的男朋友却拿出了一份纸质协议书。大致内容是用我小姑子的购房资格买房,如果离婚,按照双方出钱的比例分割房产。
我小姑子觉得这没啥,但当家里老人听说这件事后,就不愿意了。在他们看来,还没结婚就想着离婚,可见这男的不是真爱我小姑子;
还没买房就向着分割房产,说明这男的太会算计,心眼太多,不靠谱。
我觉得家里老人得想法也有点道理,但是又觉得男方列出的协议还算是合情合理。唯一感觉震撼的是,现在的年轻人都这样现实吗?
……
坦白讲,对于豪门、明星之类的有钱人来说,婚前签订各种协议,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毕竟钱太多,没有事先谈好的,无法保证自己的财产安全。
而对于普通人来说,在谈婚论嫁的时候,有一方提出离婚后如何分割财产,确实会容易让人多想,以及难以接受。
比如,怀疑对方是不是不够爱,结婚是否带有某种目的,甚至觉得对方疑心太重,不信任自己等。
殊不知,好的婚姻就是要大大方方谈钱。这不是算计和套路,而是一种远见。
经济学家薛兆丰曾这样解释婚姻,他说结婚就是办企业,需要签合同。只不过夫妻双方办的是家庭企业,签的是一张终身批发的期货合同。
在婚姻中,不管男女都是要一起拿出自己的资源进行投资的。只不过,资源包不同,发挥作用的时间也不同。
在很多家庭中,女性往往要付出相对多一点,早一点。她们要生育孩子,抚养孩子,同时还要照顾自己的家庭。
而男性发挥的作用则稍微晚点,可能要到三四十岁,才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按照一贯的规律,付出越早越多的人,很容易被付出晚的人敲竹杠。
虽然这话听起来过于残酷,但现实就是爱情和婚姻根本就是两码事。如果说爱情是让人心生向往的梦,那么婚姻则是和责任、生活挂钩的买卖。
既然是买卖,那么肯定就和利益相关,必定要涉及到房产和钱财。
更何况,太多现实说明,离婚的时候,在财产分割的比例上,女性往往是处于弱势的。
尤其当女性是全职妈妈,而所遇到的男人又特别心狠绝情的时候,女方分到的东西寥寥无几。甚至除了带走孩子,她们可以说净身出户。
最后想说,好的婚姻一定要大大方方谈钱。提前协议好,这并不是心机,而是让双方都坦坦荡荡。
毕竟关乎到财产,尽量还是不要过于盲目和感情用事。现实理智一点,给自己留一条出路,才能避免在不确定的将来被意外打得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