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台湾星云大师于2月5日下午离世,享寿96岁。报道称他晚年仰赖洗肾维持健康,多次出入医院,2月4日喘到无法进食,医护人员紧急为他洗肾,得以舒缓,但最终不治于次日离世。
人终有一死,但愿逝者安息。大师活到96岁,也算高寿,大师名满四海,也算功德圆满了。
我对星云大师不熟悉,也不愿熟悉,但知道大师的名头很响,该是盖棺定论的时刻了。我一向认为,所谓大师皆名不副实——当然,我怎么认为不重要,重要的是,不幸地都得到了证了。但星云大师是怎样的大师呢?我查看了一下他的思想言论,不出意外,大师其实也是一个鸡汤大师。闲言少叙,看看大师有哪些鸡汤名言,看看这些鸡汤的成色如何。
1、人生没有真正的绝望。树,在秋天落下了树叶,心很疼,可是整个冬天,她让心在平静中积蓄力量。春天一到,芳华依然。只要生命还握在手心,人生就没有绝望。
简评:
花开花落不绝望,成败得失不绝望,因为总还有希望。
但人生中充满绝望,有愿望就有绝望,愿望难平就是绝望,无可奈何就是绝望。
其实,人生真正的绝望、最大的绝望,那就是死亡,星云大师晚年的生命历程,就让人看到了绝望,十几年依靠洗肾维持健康,可能很多人难以承受,这是多么令人绝望的事啊,痛苦而又无奈。尽管如此,最终未能挽留生命。绝望才是生命的结局,人生的结局。
2、 用兵择其勇,用人择其才,用理择其道,用钱择其德。
简评:
大师谈俗事,那我就谈一谈这些大俗理。
择勇还要略有智,否则越勇越坏事。择才还要略有德,否则恶人坏大事。择道还要反其道,反面往往更有理。择德其实不专业,公开透明难藏掖。
3、世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和好坏,就有光明与黑暗,说好的未必好说,说坏的未必坏。
简评:
结论是对的,但是俗理。正确的废话无人重视,也无多大的意义。
前提有问题。是非好坏是针对人而言的,没人也谈不上是非好坏。
4、如得人意,却不得我意;如得我意,却不得人意;要得人如我意,除非我如人意;人人所得如意,大家万事如意。
简评:
幼稚的可爱。人人如意,万事如意,这是少年儿童对人生的幻想和理解。
5、工作时没有贵贱之分,服务时没有高低之别,读书时没有老少之分,修道时没有圣凡之界。
简评:
工作服务本应无高低贵贱之分,但现实中这却是一个典型的假话。必须要戳破这种自欺欺人的假话和宣传。只要官本位存在,就永远存在高低贵贱之分。台湾人也和大陆人一样糊涂。
至于读书,未必开卷有益,有几本不是垃圾?老少都知道什么?老少不过是不同的无知。
修道确实没有圣凡之界,因为都是凡夫俗子。何为圣,谁为圣?有圣之概念,就是俗人。
6、成功的里面,包含了多少辛酸;名人的双肩,承受了多少压力;荣耀的背后,付出了多少代价;伟大的成就,奉献了多少牺牲。
简评:
这不像和尚说的话,倒像是名人矫揉造作地吐苦水,装腔作势地博同情。这是追星族,是一个梦想少年,不是大师。
和尚不应该有这等功利心、名利意和世俗念。这里看不到放下,而是有太多的牵挂;这里没有看破红尘,而是在红尘里打滚。
这完全是世俗人的场域和追求,连鸡汤都不是,是一个追求成功、向往成功的凡夫俗子。
7、培才爱才,才可以传灯;教人用人,才可以传宗。
简评:
传灯传宗,意义何在?有何可传者,有何真理在握?
大师此言,只不过还是“人过留名,雁过留声”的世俗追求。
虚空的虚空,凡事皆是虚空。传灯传宗,这是俗念挂心中。
8、心中要有根,才能开花结果;心中要有愿,才能成就事业;心中要有理,才能走遍天下;心中要起了,早就起了。能涵容万物;心中要有道,才能拥有一切。
简评:
这不仅是鸡汤,而且全是毒鸡汤,真正的毒鸡汤。客观地说,星云大师的鸡汤比弘一大师的鸡汤差远了,差了不是一两个档次。
人心中所有的是什么呢?这所谓心中之根、之愿、之理、之道,说实话我都不忍谈论,阴暗潮湿,不堪入目,这些心中之物,无非是欲望,无非是私欲,有何值得谈论和弘扬之处?
出家人的境界应该是放下,看开看透,超燃了悟,但星云大师的这些话,完全是成功学大师的言论,是成功学的心灵鸡汤。
9、懂得利用时间的人,便是懂得永恒的智者;懂得利用空间的人,便是懂得无边的圣者。
简评:
利用时间和懂得永恒,利用空间和无边的圣者,简直风马牛不相及。
这是做梦的胡话,是老年痴呆症的不知所云。这是为了说话而胡说话,为了找理而胡诌理。这样的大师,到幼稚园小班能一抓一大把。
10、人可以穷,心不能穷,心里的能源,取之不尽;身可以残,心不能残,心里的健康,用之不竭。
简评:
人的心是什么?其实人心最穷,全是寂寞空虚。心也最难健康,全是阴暗算计。
不了解人心,不了解人性,这是儒释道文化一个共同的毛病,一个不治之症。
11、一个人心胸开阔,事事如意,不论到那里都觉得这个世间很美好。
简评:
大师此言,不禁令我莞尔。
其实只要事事如意,或者小人得志,用不着心胸开阔,就能做到”不论到哪里都觉得这个世间很美好“,不用什么化妆,哪用什么心胸开阔。
更一步到位地说,就是成功者到哪里都觉得很美好。这句话像是夫子自道,大师很有名,也很成功,哪里儿都众星捧月,到哪都被人捧为大师,当然觉得这个世界很美好。
成功者和得意者,觉得世界很美好,但是成功有多久,得意能几时?美好又有多美好呢?
从人生的道理看,世间美好,为什么有苦难和不幸?为什么有衰老和死亡?
从佛法的道理看,世间美好,苦修为何?普渡众生为何?世间确实很美好,但那是文艺大师的创作,不应是佛界法师的看见。
12、人类虽有生命,身体却不能永生,身体必定会有死,死和生是相对的。
简评:
提出了问题,但没有任何的理解,他也不能理解。
生命是什么?身体是什么?为什么身体不能永生?死是什么,为什么会有死?
死和生如何相对,辩证法吗,还是六道轮回?
生死的问题,超越了大师的理解,甚至超越了佛教的理解。佛教浩瀚无边的教义,正是无法理解生死的表现。当然这和星云大师无关了,他只是不了解生死。
13、不辞小水,方能成就海洋;不积小善,无以圆满至德。
简评:
积小水能成就湖泊,但是无以成就海洋,海洋是天成的。愚公也移不了山,不要再鸡汤,这样的鸡汤会误人。
积小善、积大善,都无以圆满至德。这世界没有纯然不杂的善人,真正的智慧,是”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更何谈圆满至德?相信性善和大德,这仍是少年的见识,无知的理解。
14、世学有漏,佛法无边;知识变易,真理常新。
简评:
佛法无边,佛理无穷,故而佛理常新。
是的,知识变易,佛理常新,但是真理永恒。
15、真理要靠力量来实践,力量要靠真理来发挥。
简评:
真理就是力量,不需要依靠力量,而且真理也未必都能实践。
力量需要依靠真理,但真理未必和它站在一起,站在一起也未必任其发挥。
真理之事不多谈,谈了大师也不懂,我想用一句俗理回应大师:“一时强弱在于力,千秋胜负在于理。”
16、春天,不是季节,而是内心;生命,不是躯体,而是心性;老人,不是年龄,而是心境;人生,不是岁月,而是永恒。
简评:
内心,不是春天是变幻;生命不是心性,是心灵;不要用心境逃避年龄,人生斯世,岂有永恒?
17、人生最大的悲哀,是自己对前途没有希望;人生最坏的习惯,是自己对工作没有计划。
简评:
人生的悲哀,是没有希望。但人生最大的悲哀,是把世俗的希望当希望、把前途当希望。最大的前途、最后的前途不过是死亡。
工作确实需要计划,就不劳大师来叮咛了,因为有职场领导常叮咛。
好了,不再多谈了,网上星云大师的言论很多,再谈还是鸡汤,有的还不如鸡汤。星云大师这些年来不论是在僧界还是俗界,都比较有名。我虽然不了解, 但我想既然久负盛名,总觉得至少有两把刷子。但今天看了大师言论,想不到肤浅得厉害,幼稚得可爱,
我曾指弘一大师是鸡汤大师,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星云的鸡汤比弘一还要差不少,很多低质得不如鸡汤。为什么两岸国人的见识如此肤浅,也是令人诧异的事情,也许根源在于他们从来不知道什么是真理,所以总把肤浅当深刻,把无知当智慧,把庸俗当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