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
是一种由登革病毒引起的
急性虫媒传染病
经 “患者/隐性感染者伊蚊其他人”
途径不断传播
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会直接传播
图源:广州卫健委
登革热
主要靠“花蚊子”传播
登革热主要通过 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传播。其成蚊体、翅和足上具 黑白相间的斑纹,故有“花蚊子”之称。
白纹伊蚊(左)、埃及伊蚊(右)。图源:中国疾控中心
图源:广东疾控
白蚊伊蚊活动高峰期在晨昏两时段
白纹伊蚊雄蚊不吸血,通常靠吸食植物的汁液及花蜜维持营养。白纹伊蚊的雌蚊在 室内和户外全天都会叮咬吸血。
白纹伊蚊雌蚊活动高峰通常在 早晨日出前1-2小时和傍晚日落前2-3小时,日落前叮咬吸血的活动比日出前更为频繁, 夜间极少监测到其活动。吸血后,其会寻找 阴暗、潮湿、避风的场所栖息。因此,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有助于减少蚊虫滋生。
图源:中国疾控中心
如何判断是否得了登革热?
感染登革热后会出现 全身剧烈疼痛,因此又被称为 “断骨热”。 典型登革热的致死率通常低于1%,但重型登革热常并发 脑膜炎、消化道出血、出血性休克,患者可能因此 在24小时内死亡。
因此,一旦感染登革热, 无论病情轻重均需立即就医!
登革热皮疹。图源:北京疾控中心
登革热的典型症状
高热:突发高烧(40℃以上)
三痛:剧烈头痛、眼眶痛、肌肉骨骼关节痛
三红:面红、颈红、胸红
皮疹: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
这3招
让蚊子“无缝可钻”!
清积水
换:水生植物定期换水。
清:及时清理饮水机、花盆底托等积水。
换:水生植物定期换水。
清:及时清理饮水机、花盆底托等积水。
翻:闲置、废弃容器需清除或翻倒过来。
翻:闲置、废弃容器需清除或翻倒过来。
养:水缸、鱼缸等适时放养鱼类。
养:水缸、鱼缸等适时放养鱼类。
讲卫生
通:室内保持通风,避免潮湿。
扫:常打扫,保持家中干净卫生。
通:室内保持通风,避免潮湿。
扫:常打扫,保持家中干净卫生。
防叮咬
隔:家中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外出尽量穿浅色长袖上衣和长裤。
驱: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抹驱蚊液,并及时进行补涂。
隔:家中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外出尽量穿浅色长袖上衣和长裤。
驱: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抹驱蚊液,并及时进行补涂。
灭:适时使用蚊香、电蚊拍、杀虫喷雾剂等杀灭成蚊。
灭:适时使用蚊香、电蚊拍、杀虫喷雾剂等杀灭成蚊。
防控登革热,千万别踩坑!
误区一
得过一次登革热就不会再得了
会,而且可能更严重!
目前确认有 四种型别的登革病毒,由于不同型别毒株无交叉免疫,因此 可以发生二次感染。并且二次感染的人患重症登革热的风险较大。
误区二
这么清的水,不会生蚊子
伊蚊最喜欢清澈积水
传播登革病毒的伊蚊 最喜欢在静止的清澈小水体中产卵。黑黑的污水伊蚊反而不喜欢,污水更多会滋生库蚊。
如养殖花草,请注意 定期“翻盆倒罐”清除积水。
误区三
感染登革热后不需要隔离
延误隔离治疗,可能引起更多感染
输入性登革热病例假如没有被及时发现并隔离治疗,当地蚊虫密度又高,很快就会造成传播流行。一旦出现登革热可疑症状,一定要 第一时间就诊,居家或住院治疗时,做好 防蚊隔离。
温馨提示:当出现 发热、皮疹、肌肉关节痛等登革热相关症状时,应考虑自己有感染登革热的可能,请 尽快到正规医院就医,配合开展登革热相关检测,并采取防蚊隔离措施,防止进一步扩散。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