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脑咋这么可怕!沪38岁女教师被骗四百万,报警后仍想和骗子结婚

2023-10-07   瑜说还休

原标题:洗脑咋这么可怕!沪38岁女教师被骗四百万,报警后仍想和骗子结婚

据媒体报道称:近日,一名38岁的上海单身女教师袁某,在网络上与一个自称“家境富裕”的男子相恋后,该男子向其推荐投资“比特币”,从去年11月至今年3月,她总共投入了400万人民币。

发现此情况后,对于她的每一次转账,警方都予以现场劝阻,但袁女士却始终进行掩盖,从未听从警告。最后,因收到其他女生的私信,称此男子是骗子后,她才选择了报警。尽管如此,这时非常伤心的袁女士此刻仍心存幻想:“我不相信他是骗子,他会过来跟我结婚的。”

……

在一般人的认知概念中,人民教师应属于“知识分子”了,一位教书育人的38岁老师,何以也被骗得如此不堪,竟至于见了棺材时,还没有真正掉下后悔的眼泪呢?——这其中,显然主要是可怕的洗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实,“洗脑”在现实生活中也是无处不在,只不过表现的形式、程度各有不同罢了。

比如,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沟通、交流中,很多情况下都是想达到说服他人的目的,这里面,都或多或少涉及到类似“洗脑”的手法:就是说,其是要用一定的内容和逻辑方式,将自己的想法、认知、思想等打动别人、获得认可,以求说服他人。

这其中,如果符合事实与公认的逻辑,那就是正常的“洗脑”,我们可以称之为有理有据的说服他人。

但是,当通过不符合事实的内容和非逻辑的手段,形成一定的话术套路、情感外衣、机构威慑等外部压力,将特殊的思维、思想灌输给他人时,这就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洗脑”了。

洗脑主要具备“排他性、循环论证、利益承诺、咒语化、仪式化、重复性”等特征。

这里面,“排他性”最为重要!——比如这位女教师,生活在大都市的上海,又有一定的文化程度,且已38岁了,按说她的能力、经验都不算很差,但她之所以竟认为警察是骗子,也不相信洗脑者是骗子,就是因为对方对其进行了很多单向信息的控制。

这在很多诈骗案中,几乎都会有所体现——电信诈骗案中,骗子都会要求“不要将此事告诉任何人”;还有传销组织,之所以会将被骗者集中隔离,进行单向性的洗脑授课,就是要排除外界信息,形成洗脑所需的自我信息闭环。

事实上,一旦个人、组织、社会或国度所在的环境予以开放,这种信息闭环难以完全建立后,此类洗脑术的功效,就会大大降低。

当然,此时,反复的宣传、教育,进行自我逻辑的循环论证之下,洗脑的功用仍然会不同程度上存在,只不过在信息不再封闭的环境下,其效果就难以达到百分百了。

另外一点,像在此事件中,这位女教师之所以受骗至深,还与对方在洗脑术中施加了不同方面的“利益承诺”大大有关!

利益,包括物质利益与情感利益等——显然,这位骗子对女教师在这两方面都是上下其手:以感情的PUA为基础,施以比特币投资的巨额利益诱导,两相结合之下的洗脑术,最终让这位女教师在人财两空上,显然是越走越远、越陷越深!

洗脑本质的含义,就是用一切手段,将符合自己利益的错误虚假认识与思想去灌输他人——这其中的关键,不是看灌输的过程,而是看灌输的认识与思想,是否符合事实真相与科学,若不符合事实真相与科学,则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洗脑”了。

这位骗子既骗了女教师的感情,也骗了其钱财,当然就 是“洗脑”无疑了;如果将此扩大化,像传销这样的组织使用洗脑术后,就会骗了一群又一群、一拨又一拨的人;像当年的纳粹德国,甚至可几乎洗脑一国之众——如此之多被洗脑的“乌合之众”,甚至会对国家和全世界产生极大的危害。

针对这些洗脑术的特征与案例,如何解救和提升被骗者的认知水平呢?显然,主要在于各种信息的更为开放,信息更为容易得到与学习,当我们的法律及普法宣传更为普及与到位后,如此被洗脑者就会大大减少了。

同时,我们的不少人,基本逻辑知识的受教育程度低和存在缺失,也是很多人产生被洗脑非理性行为的一大成因,这样的人也就更容易被骗且不自知了!【原创评论:瑜说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