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若林到军统东北督察室会混得很好,他和齐公子在吴敬中手下,为何必死无疑?

2023-10-13   半壶老酒半支烟

原标题:谢若林到军统东北督察室会混得很好,他和齐公子在吴敬中手下,为何必死无疑?

中统情报干事谢若林和军统东北督察室督察大队长齐思远,乍看之下简直是同一个人,再细细看看,才发现他们形似神不似,性格也有天壤之别。

齐公子(思远)为什么跟谢口吃(若林)长得一模一样,看过《潜伏》和《渗透》的读者诸君,一定会微笑着给出答案。

我们笑过之后,也不能不心头一冷:齐公子的“渗透计划”,实际就是想把很多人变成谢若林。

齐公子的计划是这样的:老蒋全面溃败之后,他精心培训的秘密特工就派上用场了——这些特工一生都不会去搞情报,也不会与外界有任何联系,他们只需要做一件事情,就是从内部去摧毁。

齐公子的很多话不能原文复述,顾雨菲认为事情没那么严重:“也许我们对渗透计划过于重视了,它并没有那么大威胁,破解它的钥匙就掌握在我们手里,只要我们党永远不脱离群众,永远坚守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算有十个渗透计划也无济于事。”

许忠义的上级老杨对顾雨菲的话表示赞同:“我有足够的自信,渗透计划没有施展的空间和机会。”

要是围绕渗透计划展开来说,可能有一些话不可说,咱们还是来聊一个不会惹事,但却可能很有意思的问题:谢若林跟齐公子换个位置,他去军统东北督察室给李维恭当手下,或许未必会死,那么谢若林和齐公子到在天津站吴敬中那里当总务科长或副站长,又能活多久?

谢若林是中统特务,所以不大可能上过军统青浦特训班、临澧特训班或兰训班、息训班,自然也不可能成为李维恭的学生。

军统和蒋军一样,都是比较注重师生和裙带关系的,但“特训班教官”、军统东北督察室主任李维恭却是个例外,他跟五个学生最后成了你死我活的对头,跟吴敬中相比,可就差了不止十万八千里。

我们细看相关史料,就会发现吴敬中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在到天津当站长之前,就是在军统东北区当区长,跟督察室是平行单位,督察室主任李维恭有监督吴敬中之权。

在东北当过中将督察处长的,还有一个我们熟悉的人物,他就是《特赦1959》中刘安国的历史原型文强,也是李维恭说的“武强”——文强曾任军统局东北办事处处长兼东北行营督察处处长、、东北保安司令长官部督察处处长,并于1946年在督察处长任上,经孙连仲、胡宗南、戴笠保荐,老蒋批准晋升为中将。

文强当然不是李维恭的历史原型,两人行事风格迥异,在任时间也不同:文强在戴笠死后就调往湖南任长沙“绥署”办公室主任,李维恭应该是在文强走后才到的东北。

文强出身名门望族,视金钱如粪土,坑了鬼子几百万,都眼睛不眨地送给了戴笠,而李维恭则是黑眼珠见不得白银子,看见金条就直接晕菜。

李维恭是没有底线的,他肯定跟谢若林有共同语言:“既然两根金条摆在这里分不出哪根高尚哪根龌龊,那就你一根,我一根!”

读者诸君都知道,谢若林信仰的是生存主义,只要在李维恭手下能捞到金条,就绝不会翻脸:“你断人家财路,人家会断你生路的。你看那些为官的人,满嘴都是主义,心里全是生意。我卖西瓜你嫌贵,你就杀我呀?如果你一枪打不死我,我又活过来了,咱俩还能做生意,只要价格公道。”

不管李维恭做得有多绝,谢若林都会忍着,而李维恭也绝对没有必要对这个只认金条的家伙下死手。

谢若林和李维恭都喜欢金条,这两人要是搭伙,肯定是沆瀣一气一拍即合,所以谢若林要是转换门庭加入军统,并调到东北督察室,给李维恭当总务处长,齐公子不会怀疑,李维恭也不会感到威胁,也许直到最后,他们还能在东北危急时花钱活动,去保密局天津站,一个当督察、一个当总务科长。

电视剧《潜伏》里少演了一个人物,那就是在各地单设的督察室取消后,保密局大区和省站除了区长和站长,一般还有个督察主任或高级督察,比如管辖云贵川康四省站的保密局西南特区,区长是徐远举,副区长兼督察室主任就是周养浩,“军统三剑客”的老大沈醉,反倒成了老二老三名义上的下级(周养浩比徐、沈都大八岁,但沈醉跟戴笠关系最近、晋升少将最早,所以三剑客以沈醉为首)。

沈醉的云南站名义上归徐远举周养浩领导,但是沈醉有事都是直接跟毛人凤联系,徐远举和周养浩也从不指令沈醉,就像李维恭对沈阳站少将站长陈明也无可奈何一样。

按时间推算,李维恭的历史原型和吴敬中在东北应该共过事,于是我们接下来的问题就可以问了:如果齐公子和谢若林都到了吴敬中手下,他们肯定不会互相撕咬,但是吴敬中又能让他们活多久?

熟悉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历史的读者诸君都知道,吴敬中的后台很硬,当时的“国防部次长”郑介民、即将接班的小蒋,都是他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同学,“齐公子”跟他比后台,还真比不过——齐公子据说是“蒋公子的人”,也就是小蒋手下的一个马仔而已,吴敬中则跟小蒋在异国他乡同班三年。

老同学和小马仔孰重孰轻,小蒋还是分得清的。吴敬中就是真把齐思远“就地正法”,小蒋也只能苦笑:“我这吴同班,脾气也忒大了!”

齐公子后台不如吴敬中,智谋更是不在一个档次上,如果他敢跟吴敬中叫板,死都不知道咋死的。

以齐公子的嚣张跋扈,也就是马奎和陆桥山的结合体,吴敬中已经跟李涯密谋要弄死郑介民的暗探陆桥山,再多一个齐思远,他们也不会在乎,不管是郑介民还是小蒋,拿老吴还真无可奈何。

齐公子跟吴站长斗,那就是以卵击石,同样爱钱的谢若林到了吴敬中手下就会有好果子吃吗?答案当然也是否定的:吴敬中知道什么钱该拿,什么钱不该拿;谢若林是见钱就拿,带肝河豚也照吞不误。

吴敬中之所以在军统临澧特训班、中苏情报所、军统西北区、东北区、天津站都平安无事,就是因为他虽然爱钱,但是更惜命:他在中苏情报所,就是在老同学郑介民的手下当总务科长,出差到香港,给郑介民带回的礼物,也就是从身上脱下来的西装而已——鬼才知道吴敬中带回了多少件,但是送给郑介民的,一定是从自己身上脱下来的。

吴敬中不是胆小怕事,而是万事先求稳妥,敲穆连成和许团长的竹杠,他知道一点问题都没有,斯蒂庞克轿车换成七根金条两沓美金,也是余则成和江湖中人龙二,即使有人追查,也跟吴敬中一点关系都没有。

谢若林可以出卖一切,吴敬中知道什么东西卖不得,所以谢若林到了吴敬中手下,结局也是可想而知的:吴敬中不容他,李涯也会起杀心。

谢若林到了李维恭的军统东北督察处或许有一线生机,齐公子和谢若林到了吴敬中手下,几乎是九死一生,那么“店小二”许忠义到保密局天津站会混得怎样呢?

许忠义和余则成还有一些本质区别:许忠义在给上级捞钱的时候,往自己腰包里揣的更多,虽然许忠义的钱和余则成的钱都上交了组织,但是吴敬中却未必知道,如果许忠义敢自作主张列出“收入分配方案”,估计吴敬中也饶不了他。

江湖不仅是打打杀杀,还有更多人情世故,谍报战线同样如此,“鬼子六”郑耀先、“店小二”许忠义和“峨眉峰”余则成有很多不同之处,读者诸君对这些人肯定也有更准确的评价:在您看来,李维恭跟吴敬中相比,有哪些方面的欠缺?如果齐公子与许忠义联手,能否斗过老谋深算的吴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