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人类的好朋友与伴侣动物,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下的爱护生命

2022-06-11     笑笑龙

原标题:解读人类的好朋友与伴侣动物,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下的爱护生命

狗是人类的好朋友,狗是人类的伴侣动物;此类语言经常会从爱狗人士口出说出,其实相关言语早已被所有人类所认知与共识,狗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发展中,一直占有一席之地。被人类驯化成为狗的那天起,狗就与人类建立起了一种割舍不断的联系,它们依附于人类生活、生存,即使是没有主人的流浪狗,也依然会游离于人群,它们难以独立在残酷的大自然中独自生存。狗是人类好朋友之说,是一种泛泛之念,并非指所有的狗天生就忠诚和服从于人,但不可否认的是,狗绝对忠诚与服从自己的主人,但对主人以外的陌生人则具有高度的戒备与警惕,并极可能给它认为有敌意的人造成伤害,但这皆源于其对主人的忠诚负责。

狗与人类的关系,较为准确的说法应该是:狗是狗主人的朋友。但任何人都可以做狗的主人,这同样是事实,人类中的哪个具体的人,会成为它的朋友,取决于人类,然后得到狗的认可,那此人则真正成为了狗的朋友。狗被人类定为“六畜”之一,从古至今,正常状态下,它就应该是这样的一种自然存在。

人类之间的朋友,指的是相互之间的友情,是一种友情维系,而且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朋友之间最重要的是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双方都有人格的独立性,如果双方密切到使对方感到受束缚,则友谊将难以维系。如此来讲,人类能称之为朋友,有几个共同发点,即朋友具有彼此的独立性;朋友不具有专一性,一个人可以有多个朋友;朋友具有阶段性,因多种因素导致友情断裂。从人类朋友的实际出发,说实话,狗与主人的关系可以终其一生而难有改变,如有改变那也是主人的变化。这对于我们来说,也不得不承认。这就是现实中有些人感慨的“有时人还真不如狗”之来源所在。但客观来讲,狗对主人能保持专一至终老,因为它依附于人是其天性,没有主人的狗,其命运之悲惨是可以想象的。

但对于人类而言,任何人也难于保证,会终其一生真心对友。因为人生活于社会,所接触之事物或受干扰的因素很多,所以其思想意识产生变化也属正常。那些可笑的信誓旦旦,很难经受住时间的考验。这就是动物的高级与低级之分,人的思想意识很复杂,这同样是现实;你弄个傻子来养,他同样只把你当朋友,把别人作威胁。

说狗是人类的伴侣动物,此语未免有些牵强。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很多种,象家庭人员之间的关系,其它群体成员的关系,同学、战友还有社会发展至今天的微信群友、网友等,数不胜数的人间关系,同样也代表着一定的亲密度,其关系程度有一定的固定性和随意性,有可变及不可变之分,但其亲密程度却由个人把控和感知。但在人与人之间关系中,能被相互确定为伴侣关系的,则与上述人员关系的亲密度有着本质的区别,这种关系是无法替代的,它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与排它性,它是被人类所尊重和敬仰,是一种相对神圣的存在。现实中相当一部分人,出于宠爱狗而抛弃一切,包括家人在内的其它,他们与狗同吃同住,把狗置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在这类人眼中,狗是真正的伴侣动物,可以说他们把一切都献给了这些伴侣,诸如把一切财产出售,把家人置于无立锥之地,使家人难于正常的社会生活,甚至影响到家人的生存。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实际上成了生活于社会当中的另类人。

这些把所有狗当作伴侣的人,抛弃了整个社会的人类群体及家人,把自己生活在单一有狗的动物世界中,貌似脱离了现实,但从长期来看,你的个人资财又能支撑这些伴侣们生活多久?随着开支的逐渐加大,难于为继是必然结果,那时你只有寻求社会人士的帮助,才能维持你的独立世界,如此看来,没有一个人生活于社会而又能游离于人群之外,这与其开始的出发点,本身又是矛盾;由此,其个人心理实际上是否变态,应该由公众来评判,其为了保证自己伴侣们的生活和生存,最后蜕变为什么样子,公众也不想知道。在这里,我们所强调的是,狗可以作为人类中人的朋友,但绝非人类伴侣,称之为人类伴侣动物的,一是不清楚人类的伴侣是什么,二是怀有个人目的之行为。

爱心是高尚的,爱护动物的人是受广大公众所赞扬的,真正的动物保护者们在做什么?公众最佩服的是那些,身处极度危险,在野生动物营地,做统计和搞研究的人士;是那些默默无闻在可可西里保护藏羚羊的志愿者。对于能被所有人都能随意拿来当作宠物的动物,我们有否必要舍身去保护,相信正常人都会有自己正确的评判。我们希望所有人都身怀一棵爱心,在爱护人类的基础上,去爱护其它生命,坚持真正的“以人为本”的原则,不做爱心泛滥者!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0a1b42a2f281f25c45f77dd186eb409.html